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883号提案的复函

徐鹏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联动发展的建议》(第0883号)收悉。您所提的提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对促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联动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较大的启发。经我委会同市教委、市农业农村委、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包括万州、开州、梁平、垫江等11个区县。今年4月15日,市委召开五届八次全会,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提出着力做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强化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示范作用,加快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一、关于优化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发展空间规划。支持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优化生态功能区、农业主产区和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布局,探索世界级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着力提升万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支持万州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推动渝东北区县城提升品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推动“万开云”板块加快建成三峡城市核心区、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支持“垫江—梁平”发挥联接主城都市区作用、“丰都—忠县”发挥沿江通道作用、“奉节—巫溪—巫山—城口”发挥旅游服务功能,打造高峡平湖文化风景带、诗词歌赋文化带、长江三峡黄金旅游核心带,建设长江绿色经济走廊。推动渝东北和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联动四川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支持梁平、垫江等区县发挥特色绿色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动与四川毗邻地区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支持城口与安康、达州共建川陕革命老区合作示范区和秦巴山生态合作示范区。
二、关于统筹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发展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支持长江三峡沿线万州天生城、丰都名山、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巫山小三峡、巫山“三峡竹枝•南陵古道”、梁平双桂堂等著名景区文化挖掘、功能拓展、设施配套、服务升级,打造长江诗词歌赋带。推动西沱古镇—石宝寨—皇华岛跨区域发展,深度挖掘忠文化、盐文化、石文化、土家文化和康养文化。以旅游休闲、健康疗养、文化民俗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二是做强“三峡制造”绿色工业体系,引导各区县、园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能源装备、汽车、摩托车、电子及零部件配套产业,以绿色食品、药材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以生态塑料、钟表、眼镜、文体美工用品、小家电、纺织服装为主的特色轻工产业。推进各类工业园区整合优化、功能提升和制度创新,改造提升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绿色示范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支持产业基础条件较好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县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梁平建设中小科技企业创新集聚区。三是做强“三峡农家”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晚熟柑橘,做大做强三峡柑橘、奉节脐橙、开县春橙等品牌,打造长江流域“三峡橘乡”生态精品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带,推动设立三峡柑橘交易所,支持建设忠县“柑橘网”。以万州、开州、城口、丰都、忠县、云阳等为重点,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牛、羊、兔、生猪、山地鸡等牲畜养殖基地。支持在万州布局“一带一路”进口粮油、肉类、水产等储备基地,支持梁平、垫江建设国家级优质粮油示范基地,支持开州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三、关于畅通口岸交通建设。一是推进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郑万高铁项目建设。推进渝万、渝西、沿江、成南达万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推进民航机场建设。充分发挥万州、梁平、巫山机场作用,加快万州机场改扩建,有序推进一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三是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开州至城口、巫溪至镇坪、奉节至建始、巫溪-云阳-开州、江口至龙缸、巫山至大昌等高速项目建设,推进大昌至巫溪、开州至梁平、梁平至开江、万州至达州等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加快推进港口建设。推动万州港与果园港、涪陵港等分工协作、联动发展,共同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四、关于加强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一是引导支持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深化校企合作深度,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和企业设备、技术、平台、资金和信息独特优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深化协同创新。二是鼓励主城区优质高职院校与三峡库区职业院校建立“一对一”对口帮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各高校根据渝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和行业人才需求与市内外高校联合办产业学院,扩大旅游、农业、食品、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培养规模。三是强化库区高校双基地、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示范职教集团、优质校、双高计划等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帮助,督促各类项目落地见效,发挥示范作用。加大对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支持力度。四是鼓励库区高校通过对传统优势学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积极探索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本科、职教本科、专业硕士贯通培养一体化培养,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稳妥推进高职扩招工作,面向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农民等群体,扩大人才招生规模,培育发展一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高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以增强服务库区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关于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是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落实重庆市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锁定目标任务,明确补偿方式,制定补偿标准,出台激励约束政策。二是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对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优先优化项目选址选线,主动避让自然保护区;确实无法避让的,指导其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或依法向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自然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采取强化生态环境减缓和补偿措施予以解决。三是加快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鼓励相关企业有限使用结余排污权,支持相关企业参与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推动生态敏感区减载、减排、减量、减人。积极推动相关区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四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推进长江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和“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等工作,切实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质量。五是关于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培育绿色品牌,将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州、万州等区县的青脆李水果,统一整合为“巫山脆李”品牌。将奉节、开州、云阳、巫山等区县的脐橙,统一整合为“奉节脐橙”,纳入“巴味渝珍”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推介。
此复函已呈董建国主任审签,衷心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吸纳改进。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5月14日
邮政编码:400015
联系电话:67575081
联 系 人: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