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公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910号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5-05-20
字体:

陈德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寸滩国际新城加快建设的建议》(第0910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加强区域统筹,推动协同发展”“加深宣传推广,增强产业集聚”“加大资源倾斜,加快设施建设”3个事项均已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区域统筹,推动协同发展”事项

(一)统筹优化总体规划。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寸滩国际新城空间规划优化建议》已于近期印发,明确寸滩国际新城(以下简称“新城”)规划定位为综合功能的现代化新城,承载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国际贸易、现代服务、航运门户等功能,包括寸滩港片区、保税港片区、金山片区共约6平方公里。其中,金山片区基本为建成区,以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为主;寸滩港片区约0.8平方公里和保税港片区约1.2平方公里为主要增量空间。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在新城与周边区域空间协同规划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重点衔接区域、关键节点和交通网络、功能布局等。

(二)统筹优化交通布局。新城内已建成3号线、4号线、9号线、10号线4条轨道,共设寸滩港站、何家梁站等6个轨道站,已形成沪渝高速、海尔路、渝都大道等主要通道,北滨路东延伸段正在建设中。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将加快完善新城交通网络,规划快线26号轨道线,规划新增跨机场路的湖云街南延伸线、汇川路北延伸线,跨渝万及渝怀铁路的金石三路南延伸线3条次干道,加快畅通跨区域路网;优化次支路网微循环,通过北滨路东延伸段匝道,强化寸滩港和寸滩传统风貌区的交通联系,规划布局“慢行主轴+休闲步道”系统,便捷联系重要城市功能、商业活力点、轨道站以及开敞空间等。

(三)统筹优化城市风貌。将新城城市风貌优化纳入城市更新项目整体推进,市住房城乡建委支持寸滩国际新城城市更新项目,研究纳入市级城市更新项目库,目前初步明确更新项目共9个、更新规模约40万平米,指导片区获得银行授信 212 亿元、放款5.01亿元;市发展改革委支持寸滩老街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11.3亿元,计划2025年内开工。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将统筹整体风貌塑造魅力新城,顺应台地关系统筹优化建筑高度布局,围绕最高建筑周边逐渐过渡形成高密度围合式街区,构建层次丰富、整体统一的空间秩序;加强建筑高度、天际线、建筑屋顶、色彩引导管控,植入城市观光和公共交往功能;联动寸滩传统风貌区片区,从功能联动、风貌优化等方面进行统筹,形成滨江文化走廊。

二、关于“加深宣传推广,增强产业集聚”事项

(一)持续强化项目推介和产业招引。市商务委把新城纳入市级层面重大对外招商宣传活动,联合有关市级部门借助“渝见商机”商务招商信息发布平台、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对项目进行招商推介,积极引导优质产业在新城集聚。下一步,市商务委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引领,围绕“爱尚重庆·愉悦消费”主题活动,统筹开展四季促销活动,积极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特色市集等消费集聚型活动落地新城,促进业态融合、市场复合,持续丰富沉浸式、体验式消费供给,多跨协同积极为新城引流带流。

(二)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市商务委出台首发经济支持政策,积极指导开展商品品牌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奢侈品牌、国际一线品牌、轻奢品牌、设计师品牌,招引培育一批品牌概念首店、网红文创首店、品牌集合店,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到寸滩国际新城开展新品首发、精品首展。下一步,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等将重点支持新城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聚集高能级企业和产业: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下一代通信、智慧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集聚创新型人才、创投机构,发展高质量创新生态社区,构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智科创企业集群;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服务等业态,集聚一批高能级特色总部,为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赋能;发展保税商品销售和新零售,以“艺术+文化+科技”为媒介,发展城市微度假、文旅体验、时尚医美、低空消费,壮大时尚消费产业。

三、关于“加大资源倾斜,加快设施建设”事项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运用好土地收益区级分成部分、政府专项债以及金融机构投融资等各类资金,市财政局支持新城建设片区内土地等各类资源及经营性项目,在片区土地出让收入结算等方面予以倾斜。出台《重庆市开发区激励发展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试行)》,将保税经济区、寸滩港片区列为“重点开发区域”,与其他重点开发区域一起进行综合考评、结算,结算资金用于片区开发建设。

(二)优化新城用地结构。着眼产业发展新高地定位,结合原有低效工业、物流用地逐步转型升级需要,以及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新型业态的用地需求,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将新城产业用地中的部分工业、物流用地和部分商业商务用地调整为兼容性更强的创新创意产业用地,在增强用地混合性的基础上,集中在寸滩港和保税港片区承接产业人口就近居住,适度优化增加寸滩港和保税港片区的居住规模。

(三)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市交通运输委将寸滩港纳入《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高位推动,通过“货转客”改造,利用现状泊位改造为6个570客位豪华邮轮泊位,兼顾4个500客位两江游船泊位,打造“船、港、城、游、购、娱”一体化发展的全球内河大港,目前港口工程水工建筑结构基本完工,两套港机设备安装到位,两江游土建启动施工,总体进度过半。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寸滩港等市级重大项目的统筹调度和进度督促,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量;市交通运输委将加快寸滩港项目建设,力争2027年建成开港运营。

寸滩国际新城是我市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载体,是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功能的重点区域,也是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窗口。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助力新城加快建设。一是助力思路谋划。结合“十五五”规划研究编制,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加强新城与五里店、重庆北站、江北新城片区的联动谋划,强化高端消费、国际商务、门户枢纽等核心功能,大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将新城打造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点功能片区。二是助力项目策划。加强对江北区与两江新区衔接指导,聚焦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在城市更新、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深入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同步研究提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积极支持纳入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统筹实施。三是助力资金争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新城建设。积极引入民间投资,探索在特许经营基础上通过发行基础设施REITs,增强资产再融资能力,培育和引进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参与新城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管理。四是助力改革赋能。聚焦投融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要素价格等领域,积极支持新城联动周边区域集成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巩固扩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成果,迭代完善“亩均论英雄”改革配套政策,支持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向新城集聚。

此答复函已经高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

联 系 人:蒲思丞

联系电话:023—67576855

邮政编码:4011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