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92号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丁强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綦江区创建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的建议》(第1192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提出4个方面26项工作举措。我市于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进入老龄化时间提前5年,是西部地区第一个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2024年,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超600万,人口老龄化率近19%,比全国水平高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
一、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坚持以老年需求牵引供给,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老龄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开展一系列积极探索,获评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领跑级引领城市,在虹桥国际论坛“银发经济”主题论坛中作为西部城市代表作典型经验交流,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规划政策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发展银发经济”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并与养老、大健康、智慧医疗装备、文化旅游、科技等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实现一体规划、整体推进。支持将綦江区大健康产业园、綦江区南部综合物流园等相关设施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做好资源配置、要素统筹。印发《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展望到2027年的工作目标,围绕兜底服务、供给扩容、产业培育三方面确定20项重点任务,部署推进创建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工作。
(二)壮大银龄市场主体,支持产品开发。将綦江工业园区等17个园区认定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为发展银发经济产业强化平台支撑。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其中指导綦江区入库科技型企业超2600家。加大优质老年用品供给,成功推荐8家企业16个产品入选全国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指导60余家企业开发成人纸尿裤、人体工学家具、智慧座椅、助行机器人等超200款适老化产品。发布市级智慧养老应用及产品推广目录,遴选确定试点机构25个、智慧养老产品23类。
(三)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培育银发产业。培育宏善、凯尔、百龄帮等本地大型企业,引入泰康、远洋等全国知名品牌。指导綦江区横山镇成功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支持綦江区试点建设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批避暑康养、中医药康养等康养旅游基地,建成各类温泉旅游景区40余个、养生康养基地30余处和森林人家3700余家。发展“家门口”新型健康消费,探索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鼓励社区开展商业设施适老化改造,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连续举办十八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展示推介银发经济前沿技术和产品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綦江区是重庆向南垂直出海、连接东盟的最近通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交通便捷。“七普”数据显示,綦江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已达到深度老龄化水平,老年人口基数大,银发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綦江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积极布局康养旅居、康复器具制造、生物医药研发等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建议,结合我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整体工作部署,积极支持綦江区发展银发经济,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加强向上工作对接,持续跟进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创建流程、遴选标准等工作要求,待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后,将积极指导区县做好产业现状、发展趋势、重点目标企业等梳理工作,进一步精准定位发展主攻方向,研究明确产业培育路径。支持一批有意愿的区县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吸引集聚生物医药、医养结合、康复器具、中医药、生态康养等银发经济示范企业,培育发展银发经济。
(二)完善规划政策体系。把发展银发经济融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推动,谋划确定一批重点领域、重点工程。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区县开展银发经济重点项目梳理,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完工一批”的推进思路,将落地性强、辨识度高的优质项目优先纳入市级年度重点项目清单。探索开展银发经济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完善银发产业政策支持、行业规范等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良好发展氛围。
(三)加强资源要素统筹。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进区县、科研机构赋能产业发展区县行等对接活动,搭建优质合作平台和推介场景,支持各区县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发展银发经济奠定良好产业基础。办好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百万人才兴重庆”等系列引才活动,加强银发经济人力资源支持。筹备召开第十九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整体提升我市银发经济品牌度和影响力。积极对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统筹用好市级工业、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体系相关项目建设。
此答复函已经高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10日
联 系 人:邢振林
联系电话:67575854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