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公开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9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5-05-15
字体:

余伟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毗邻省份电网互联增强电力保障能力的建议》(第0029号)收悉。经与潼南区政府、市经济信息委和国网重庆电力共同研究办理,所提事项已全部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两大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协同联动,叠加全市加快建设“33618”现代制造产业集群体系带来电力需求刚性增长,我市电力消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受自身资源禀赋限制,市能源局全力以赴争取市外优质清洁电源入渝,着力推进与周边电网互联互通,提速打造重庆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加深外购电合作事项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网公司在外购电通道安排、应急调度等方面的支持,持续深化与四川、湖北等毗邻省份合作关系,着力提升省间电力互济互保能力。一是深挖跨区跨省输电通道潜力。借道西北送华中直流通道,用足用好现有的德宝、渝鄂跨区通道,2024年我市外购电规模达到349亿千瓦时,为我市电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大四川等周边省份电力互济力度。持续关注外省电力供需形势,计划2025年度夏前以及度夏窗口期组织网内燃煤发电企业向四川送电,支持四川抬蓄网内水电站水位,提升川渝地区夏季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三是积极参与省间电力市场交易。2024年我市共申报出清省间电力现货14.3亿千瓦时,为全市电力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市能源局将全力配合市经济信息委,统筹优化年度交易和省间现货购买策略,在全力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省间现货申购成本。

二、关于大力推动外电入渝事项

围绕加快构建“多条特高压直流+特高压交流环网+毗邻省份互联互通”外电入渝体系,持续深化跨省区能源合作,加快外电入渝电力通道建设,提升区域能源互济共保能力。一是跨省区电力合作纵深推进。充分发挥“外电入渝”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提速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计划2025年6月双极低端投运、年底前整体投运;推动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工程增补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提前谋划藏电或青海等西北电入渝输电通道,不断提升外来电力输送通道能力。二是省间电力互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2024年建成投运,川渝断面最大输电能力由600万千瓦提升至1000万千瓦;渝黔直流背靠背联网、川渝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增补纳入国家专项规划,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建成后将为跨省区电力市场交易提供可靠物理通道。三是特高压输电工程配套送出有效衔接。铜梁特至圣泉、板桥等500千伏输电线路作为铜梁特变电站500千伏配套工程子项目,于“十四五”初期纳入国家专项规划,正稳步推进建设,计划2025年度夏前建成投运,推动特高压交直流电力安全疏散。

下一步,市能源局将以加快打造“西电东送”能源资源配置枢纽为抓手,持续深化新增外电入渝论证,推动省间电网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外电入渝能力。同时,加强市内主网架建设,安全可靠承接和疏散市外大规模馈入电力。

三、关于优化电力供给结构事项

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实际,统筹拓展市内外清洁能源资源,深入挖掘市内绿电供应潜力,推动全市能源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统筹市内市外清洁能源资源。推动“疆电入渝”配套电源2025年整体投运,每年可向重庆输入电量36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推进市内调节性电源有序建设,开工武隆银盘抽水蓄能等项目,提速潼南燃机等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两江燃机二期等超200万千瓦项目,夯实全市电力保供基础。二是加快市内新能源开发建设。结合中长期气象情况,开展全市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评估工作,促进新能源统筹开发。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加快推进潼南别口、潼南丽山坪复合光伏发电等在建项目进度,持续推进“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截至2024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500万千瓦以上,其中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50万千瓦。三是坚持源网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燃气发电、新能源等配套电网项目管理流程,全力保障全市清洁能源电力消纳。核准华电潼南燃机等配套送出工程,开工万县—五马等主网架项目,市内新能源消纳率保持100%。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编制,进一步拓展市内外清洁能源资源,指导区县科学制定新能源开发布局方案,加强网源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全市清洁电力供给能力。

四、关于加强电力设施建设运维事项

围绕“双环两射”500千伏目标主网架目标,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持续提升我市负荷中心供电可靠性,满足渝东北、渝东南地区新能源有效送出。一是加快电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启动编制我市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高压配电网结构补强、中压配电网联络加强,重点解决设备重过载、单线单变等问题,全面提升电网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强特殊时段运维保障。编制年度发电机组和输供电设施检修计划,及时消除设施运行的缺陷、隐患,做好高温、洪涝等恶劣天气及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准备,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三是提速电网项目建设。优化完善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配电网网架,加快形成以链式为主、环网式及双辐射为辅的网架结构。指导国网重庆电力深化潼南区大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必要性研究,适时纳入市级专项规划;加快潼南区新石220千伏、大佛和黄角110千伏、崇龛35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快核准并开工。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交直流为支撑的500千伏“双环两射”主网架,统筹220千伏及以下电网协调发展,确保电力“受得进、送得出、供得上”。同时,全力配合市经济信息委做好电力设施运维保障,快速响应电网突发状况,提升居民用电体验。

此答复函已经王祖勋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能源局

                                      2025年4月30日        

联 系 人:龚莉凌

联系电话:67575952

邮政编码:4011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