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8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何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第0684号)收悉。经与重庆市税务局、市商务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借鉴价值,对推动“飞出地”“飞入地”实现资源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落实。
一、一、关于明确统筹规划
近年来,市级层面和有关区县结合实际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飞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鼓励跨省市共建“飞地园区”。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采用“飞地园区”的合作方式,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鼓励双方合理分担园区建设运营成本,共享土地出让和税收收益。基本建立对口协同发展机制。支持主城协同区到山区库区协同区县建设产业协作园区,指导山区库区协同区县在主城协同区设立“飞地园区”,推动两江新区和万州、江津和开州等地共同打造一批“飞地园区”,共享山区库区优惠政策。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西地区等国土空间规划为抓手,强化计划指标统筹,增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研发在中心城区、成果转化在山区库区的创新格局,打造一批“产业飞地”“科创飞地”。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研究“飞地经济”发展路径,加强“飞地园区”配套政策研究,推动实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开展“科创飞地”试点建设,建立川渝两地科普基地、科普专家等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提升区县科技创新整体能力。指导区县用好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地票制度改革,支持飞地经济重点项目进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布局。
二、二、关于明确产业布局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积极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化产业统筹布局。指导全市产业园区明确未来重点发展的2—3个主导产业,精准定位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认定17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并鼓励园区参加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等,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移和市内产业梯度转移。强化招商保障能力。研究出台进一步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依托链主型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持续规范招商秩序,将重大产业项目纳入首报首谈管理,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产业和招商项目布局统筹,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引导区县差异化发展,探索推进“一区一业”共建机制,深化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逐一明确“2个主导产业+4个特色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山区库区将丰富的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错位发展优势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生态特色农业。积极稳妥推进示范区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多路径开展优化整合工作,推动产业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三、关于明确收益分配
近年来,我们初步构建现行财政体制框架体系,逐步明确对中心城区、主城新区、山区库区区县差异化的收入分成体制,推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市对区县转移支付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市级财政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稳妥推进市与区县收入划分改革工作。建立跨区域财税利益分享政策框架。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在符合国家财税法律法规规定和现行财政体制的前提下,可以协商确定税收共享范围、税收分享比例等工作举措,例如川渝高竹新区按照“锁定存量、分享增量”的原则,对成立后新落地的企业缴纳的地方税收收入按照50∶50比例分享。
下一步,我们将运用好现有优秀经验,积极推动“飞地园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我市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强化政策统筹协调,持续优化税费政策落实工作机制,支持“飞地园区”推出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招引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高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
联 系 人:赵康甯
联系电话:67575079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