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与价格预测

国产大豆进入收获上市期以后,价格和供求形势如何发展?根据目前黑龙江大豆产地,大连、
青岛等港口大豆现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对2002年最后两个月及2003年大豆市场形势和价格走势做出
以下分析和预测:
一、国产大豆收获上市以后市场出现三大变化
1.产量预计减少。9月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2年国产大豆产量将达到1700万吨。但东
北大豆产地农垦系统、产地贸易商认为,这一数据有点乐观,预计比较实际的产量约为1570万吨左
右。
2.产地收购价格发生变化。目前,大豆产地收购价格总体上是前高后低、南高北低。前高后低
就是新豆刚上市时价格高,收购价为2.10元/公斤左右,随后跌至1.82元--1.88元/公斤。南高北低
就是指哈尔滨东南的牡丹江、佳木斯地区的收购价比西北齐齐哈尔、嫩江、孙吴、黑河地区高出60
--80元/吨。
3.大豆加工格局发生变化。据调查,黑龙江大豆总产量约为550万吨,黑龙江垦区总产量将达到
165万--170万吨。今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加大了规模化、品牌化大豆加工的投入,九三油脂公司由
原来年产40万吨,一跃扩张到178万吨的加工规模。据了解,全国规模年加工能力40万吨以上的企业
就有90家以上,为此今年加工格局的特点为:以山东为基地的大豆加工能力向东南方沿海地区和大豆
产地东北方面逐步转移,大豆加工企业竞争的格局正在加剧。
二、2003年大豆价格分析预测
预计2002/2003年度大豆价格的趋势可以概括为"牛势尚未结束,调整已开始,一月见低点,三
月最微妙,五月将上涨"。原因如下:
(一)利空因素
1.中国转基因政策的临时措施延期将维持价格调整。临时办法是对正式办法无把握的表现,中
国农业部将转基因临时措施延期将对国际大豆价格带来利空影响,对国内大豆价格也形成利空影响。
由于前期进口商担心12月20日正式实施转基因条例,因此,定购了约400万吨大豆,而且进口的成本
价平均达到了2400元/吨以上,定购这批大豆的企业目前亏损200元/吨左右。
2.国内新产大豆近期已开始大量上市,国内外价格外高内低的状况,迫使中国停止购买国外大
豆,除非国外大豆价格下跌到位,而外盘价格降低又促使国内价格下滑。目前,由于美国大豆收割
进度已达到了50%,国内收割进度达到了70%,因此,未来两个月大豆供应量将是历史上同期最多
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豆价格出现上扬的可能性较小。
3.虽然美国大豆库存连续3年减少,产量也同时减少,但世界大豆库存却逐年增加,所以,美国
大豆价格进一步的上涨将受到压制。
(二)利多因素
1.黑龙江大豆产地加工能力迅速扩张,大豆收购量增大,这将对大豆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2.目前,国内各港口库存大豆仅有50万吨左右,而去年同期为350万吨。
3.按照国内大豆库存和收购量分析,如果不进口大豆,国内加工大豆的时间只能保证到4月份左
右,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4.目前,国际毛豆油到岸价为492美元/吨,加其它费用约合人民币5100元/吨左右;大豆230美
元/吨,加其它费用,约合人民币2300元/吨。如果现在进口,进口商已无利可图。
5.从技术角度分析美国大豆可以看出,大豆价格下跌到480美分以下的可能性较小,而490美分
是一个特强支撑位。
6.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目前,全球粮食需求缺口约为8300万吨。2002年由于全球不同程度地
受到了旱灾和水灾的影响,小麦、玉米相继减产,世界粮食产量持续低于消费量,库存下降,价格
上涨。专家预测,世界粮食价格坚挺的形势仍将继续。
总之,2003年大豆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市场上存在很多可变因素,因此应该更加关注大
豆市场,认真研究和迅速决策。
来源: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