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2001-2002榨季食糖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日期: 2002-12-02
字体:
本榨季糖价与往年相比,在食糖大增产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对糖业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实 施,出现了跌宕起伏的几个阶段性行情。 一、 一路下跌阶段(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上旬): 受前两个榨季糖料价格上涨的利益 驱动,部分食糖主产区扩大了糖料种植面积。据统计,2001年全国共种植糖料2481万亩,比2000年 增加9.24%。因此,2001-2002年榨季我国糖料生产恢复较快,食糖产量增加较多。对此,糖厂、中 间商虽然已有一个定性的认识,但是却一直难以估测增产具体数量,有关方面公布的产量数字也在 不停地改变,从750万吨到800万吨、820万吨,最后确定产量为850万吨,比2000-2001年榨季增加 229.7万吨,增幅为37%。由于产量越来越大,无论是糖厂还是中间商在这一阶段的营销心态都是心 中没底,市场气氛低迷成为价格下跌的推动因素。此外,在进出口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 年我国食糖进口量为120万吨,同比增长78%;同期食糖出口量为195,637吨,同比下降53%。 以上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后市的信心,糖价因此一路下跌,广西食糖价格于四月初达到本榨 季的最低点2600元/吨。 二、价格由谷底向上反弹阶段(从2002年4月中旬至6月底): 四月底糖价由2600元/吨附近开始反弹,短短一周内每吨上涨近200元,五、六月一直在2800元 /吨左右徘徊。糖价此时上涨有以下原因: 1、4月29日,为了保障农民和制糖企业的利益,稳定国内食糖价格,国家计委、财政部、经贸 委、农发行联合下发《关于收储2001榨季国产糖的通知》,以每吨2600元的价格大批量收储国产糖。 收储计划公布后,产区糖价在2600元/吨获得强劲支撑,为糖厂的销售开拓向上的价格空间; 2、榨季生产结束,虽然本榨季全国食糖产量约为850万吨左右,但在第一阶段大部分产量已被 市场充分消化; 3、四月底,国家有关部门作出暂停执行食糖进口配额的决定。上半年收储、配额内进口等调控 手段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从而影响价格,而这些措施对国内供应量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由此 糖市进入第三阶段。 三、振荡阶段(2002年7月至10月中旬): 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抑止了食糖的下跌趋势,使得食糖市场在5、6月份积蓄了很强的上 涨动力,但是进口糖的进入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积蓄的这部分能量。统计数据显示,1-7月份,食糖 累计进口70万吨,比同期增长19.5%。进口糖的进入使糖价逐渐趋于平稳,避免了暴涨暴跌现象的发 生。 从9月下旬开始,全国各地糖厂陆续开榨,陈糖的销售也接近尾声,北方销区多数糖商家已准备 妥当,不准备再从南方购糖,以避免长途跋涉造成的市场风险,均在等待新糖的上市。而饮料、月 饼等食品用糖结束后,市场需求明显减弱,销区无心购糖、产区糖几乎表现为无人问津。目前,外 地商家到昆明等地采购的较少,就连询问价格的都寥寥无几,昆明市场糖价已经出现小幅回落,10 月22日的报价降至2640-2660元/吨左右;成都、重庆22日的糖价也跌破2800元/吨,为2780-2790 元/吨左右。市场的敏感和脆弱,成交量的不理想,决定了陈糖的销售不会有大的起色。 因此,这段时间内的食糖价格处于振荡阶段,大幅度的涨跌不太可能。新糖全面上市以后,价 格可望趋于稳定。预计2002-2003榨季我国糖料生产还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产量也将随之增加, 供求的缺口决定了下榨季食糖市场还是不容乐观。 来源: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