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200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析及趋势预测

日期: 2003-01-28
字体:
2002年,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民生活继续改善,农业生产资料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稳中略升。11月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0.4,较年初的98.6提高1.8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 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品种有升有降,其中化肥、农用柴油价格略有上升,农药、农机、农膜价格呈下降趋势。 一、主要农资品种价格分析 (一)化肥 2002年全国化肥市场运行总体比较平稳,资源总量平衡有余,除钾肥等个别品种仍然有缺口外,其他品种均保证了农业用肥需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全年化肥价格稳中有升。12月份,尿素价格为每公斤1.32元,比年初上涨4.8%,与去年 同期相比上升2.34%;三元复合肥价格为每公斤1.34元,比年初上涨2.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2%。 化肥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今年化肥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生产用化肥需求量大。2002年全国对化肥的总需求量为3800万吨(折纯),生产企业产量为3400万吨左右,国内供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一定程 度上促使了价格上涨。二是化肥市场流通格局发生了变化。生产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直销力度不断加大,增强了对货源和市场的控制力,避免了恶性竞争,有利于价格的回升。三是国家不断加大农业生产资料资打假力度,多次组织了市 场抽查和检查,坑农害农的现象逐步减少,对化肥流通秩序不断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受近几年化肥冬储收益好的影响,今年经销商对冬储的积极性较高,而生产企业也加大了库存,有的甚至限量供货,造成化肥货源紧张。因此到了冬季用 肥淡季,各种化肥的出厂价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五是成本推高。今年,我国煤炭价格有10元/吨左右的上涨,使得部分化肥品种制造成本有所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六是由于硝酸铵已被纳入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不再作为农用化肥品种使用, 从而促使其它氮肥价格的上涨。 2003年化肥价格趋势分析。从农业需求看,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东部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对化肥需求增加。西部地区在大开发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将明显提高,对化肥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化 肥的需求总体上是一个稳定略增的态势,预计需求量在3900万吨左右。从供给来看,近三年国产化肥产量平均增幅为7%,预计2003年化肥总产量在3500万吨左右,国内供需仍存在差距,价格有上涨趋势。但2003年化肥关税配额总量将达到1073 万吨(实物),加上2002年的库存,2003年的化肥可供给量超过4000万吨,化肥资源平衡有余,可以满足农业需求。因此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总体上将保持平稳,但要对冬储等投机现象予以关注,防止人为炒作产生价格波动,并对市场秩序 造成破坏。 (二)农药 2002年,农药价格稳中趋降。敌百虫每公斤价格从年初的12.68元下降到年末的11.97元,下降了5.6%;乐果每公斤价格从年初的15.27元下降到年末的14.77元,下降了3.3%;杀灭菊脂每公斤价格从年初的38.31元下降到年末的37.11元, 下降了3.1%。 农药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日本、欧盟等各国纷纷对我国出口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提高了农残留检测标准;同时国内绿色食品消费的增长和相关政策的调整,都促使国内农业生产减少了高残毒农药的使用, 导致传统农药价格下降。二是目前我国农药生产能力已达60余万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加之历年农药积压库存较高,供给是需求的2-3倍,生产企业为促销,降低了农药的出厂价格。三是今年棉铃虫等病虫草灾害发生程度是近几年最轻的年份, 使农药需求量减少。四是农产品结构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部分农药产品滞销。 2003年农药价格走势预测。首先是农药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局面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转变,农药价格总体上将呈下降趋势。其次是我国政府将逐步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通过市场准入的 管理,引导农业投入品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发展高效低残毒品种。因此,低毒、优质、高效的农药新品种将适应市场需求,并保持较高的价格,而高残毒农药价格将继续下降直至淘汰。第三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农产品种植结构、 气候、病虫灾害等都会影响到农药的需求结构,进而影响其价格变化。 (三)农业机械 2002年农业机械价格又有所下降。其中农用拖拉机(12-15马力)平均价格为1.2万元/辆,同比下降2%。价格历来是农机产品的竞争焦点之一,近年来,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小四轮行业的表现更是如此。例如在苏北、皖、豫等地区, 目前18-20马力普通小四轮的市场平均每台售价仅为5700元左右,最低售价每台约为5100元。在价格战中,有个别厂家为了处理以往积压产品,尽快回笼资金,不顾血本,竞相降价,甚至不惜打出低于每台5000元的价格来搞促销。一些企业尤其 是原来生产小四轮的国有企业在价格战的混战中已显得力不从心,生产难以维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农机价格下降的原因分析。一是产品结构雷同,供给大于需求,主要农机商品的销售继续全部下滑,价格持续低迷。2002年前三季度全国重点国有农机公司系统商品总销售90亿元,同比下降36.6%;农机公司系统外销售85.2亿元,同比下降 36.2%。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向在农机销售中占主要地位的机械化农机具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三是受抗旱机械社会拥有量逐渐饱和及配套动力销售下降的影响,动力及排灌机械类产品价格 下降,并造成2002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35.4%。四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农民的消费信心不足,抑制了农机的需求。五是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大了农用机械的成本。六是由于国家对机动车安 全和环保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农用车辆的使用环境和用途有所变化,为其销售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003年农机价格走势分析。2003年农机价格将止跌启稳。首先从供给看,农机生产能力仍然过剩,但生产企业利润率已经很低,有的亏损严重,因此产品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同时,根据2002年上半年海关统计数据,农机进出口存在 1亿多美元的逆差,说明我国农机产品是结构性过剩,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价格仍有上升的余地。其次从需求来看,今后农机市场仍有很大需求潜力。例如在我国双季稻区,机收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然而,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 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市场潜力巨大。此外近两年部分农机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在国外开拓了较好的市场, 出口大量增加。因此,2003年,随着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价格有止跌回稳的可能。 (四)农膜 2002年,农膜价格略有下降,其中高压聚乙烯棚膜(折径1米)每公斤平均价格年末为9.16元,比年初下降2.6%,比去年同期下降4.28%;高压聚乙烯地膜每公斤平均价格年末为8.66元,比年初下降4%,比去年同期下降5.73%。 农膜价格下降原因分析。首先是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2002年生产农膜用高压聚乙烯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左右,因此农膜价格也随之降低。其次是由于近年生产农膜原料产量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农膜厂家不断增多,农膜生产能力提高, 农膜供给量比较大。再次是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种植方式的改变,农民对微膜、宽幅膜等新型品种的需求有所增长,而对普通膜的需求则有所下降,造成农膜价格总水平略有下降。 2003年农膜价格走势分析。2003年农膜价格将摆脱下滑的趋势并小幅上涨。首先是农膜需求量将继续上升。由于各地继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而大多数经济类作物需用农膜育苗。同时,有相 当一部分农膜进入更换期,致使需求量上升。其次是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高压聚乙烯生产成本上升,价格上扬,造成农膜成本上升,供应趋紧,将引起农膜价格上涨。 (五)农机用油 2002年,农机用0#柴油价格由年初的每吨2770元上升到末的3190元,上涨幅度为15%。农机用-20#柴油价格由年初的每吨3080元上升到末的3370元,上涨幅度为9.4%。 农机用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农机用油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原油价格上涨因素影响。2002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在18美元/桶的低位,到年末受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一度上涨到30美元/桶,而我国油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其中农机用柴油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2003年农机用油价格走势分析。农机用油价格将继续受国际油价的影响,而影响国际油价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价格不会再有大的上涨。成品油及农机用油也将回稳并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二、政策及建议 1、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力争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提高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农民使用农资的支持力度,对部分农资产品的 使用实行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2、各级农资生产企业应加快技术更新与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要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农资产品质量,改进营销方式,降低经营成本。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优势农资产品的出口。 3、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强农资价格检查的深度,防止部分农资流通企业囤积农资产品、操纵市场价格。其次要加强农资价格信息服务,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农资产品的价格,引导生产和销售。再次要加强质量 监督,坚决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生产和销售,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来源:中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