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物价上涨有三个原因 不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日期: 2004-03-22
字体:
 今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了2.1%,与1月份比,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了0.2%。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月度报告显示,居民的吃、穿、用消费品价格有升有降,具 体的价格涨跌情况是: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但用类商品比如:汽车、手机等商品价格下降幅度较 大。   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相比上涨5.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7.5%。家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4%。交 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6%,其中,以汽车为主的交通工具价格下降3.9%。食品类价格的上涨让人容易理解, 这与作为食品生产原料的上游产品———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扬有关。而汽车、家电、手机等消费品 价格持续的下降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作为上游原料的原油、钢材、煤炭、电力等原材料的价格 在近期都有大幅的增长。   记者就我国物价传导机制发生的变化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他告诉记者,上游原材料价 格的涨跌能够传导到下游的居民消费品,则表明物价机制是一种顺畅传导,“但是物价在传导过程中通常都 会受到很多约束条件的干扰。”姚景源说,眼下最终消费需求是制约我国物价顺畅传导的最大因素。   姚景源以汽车举例说,钢材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汽车生产成本的增长,但是为什么市场上的汽车价格 却不升反降呢?“汽车市场的整体情况是供大于求,虽然汽车消费十分活跃,但是我国有123家整车生产厂, 生产增势十分强劲,汽车产能是大于消费需求的,如果某一品牌的汽车价格上涨,消费者会马上转向其他品 牌,其马上就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另外,汽车进口的关税一直在下降,进口车的价格也让国内厂商不敢 轻易上调价格。”他说。   姚景源表示,这些变化也不一定都是坏事,物价不能顺畅传导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企业只能通过内部 来消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升高的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二是不能适 应市场的企业会因为缺乏市场竞争力被淘汰出局,按照市场规律,企业数目的减少会让针对上游原材料的需 求减弱,“反过来,原材料的价格也会因此下降。”他认为,物价传导机制在最近10多个月的变化基本上还 是处于正常的范围内。 来源:中新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