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结构性经济过热初步得到遏制

日期: 2004-03-30
字体:
  2月份部分关键经济指标显示——结构性经济过热初步得到遏制   3月上旬,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了2月份的部分关键经济指标。数据显示:物价及贷款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呈现 回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   第一,从物价方面看,2月份我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7%;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1.1%,同比上 升7.6%;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上升5.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2%。   2月份物价水平环比增速回落,投资品价格上涨幅度继续高于消费品,且CPI回落幅度大于批发价格水平(企业商品价格), 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最终消费的制约下,由上游原材料涨价推动的物价上涨基础仍不牢固。   第二,从金融总量方面看,2月末M2余额为2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消除季节因素后,M2环比折年增长率 15.6%,低于全年17%的控制目标;1-2月,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累计增加509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625亿 元,同比多增加246亿元,但折年增长也仍在2.6万亿元的控制目标内。   M2及贷款规模的增速回落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也表明央行的紧缩政策已逐渐发生作用。由于主要金融指标均在控制目标之内 ,预计短期内央行将继续观察宏观经济走势,而不大可能寻求更加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从新增贷款的投向来看,目前中长期贷款 增长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第三,从社会消费及投资指标来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考虑到“两节”期间消费高峰的因素,增 幅较为温和;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87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高。   在我国目前失业率持续上升,居民未来支出预期较大的形势下,预计内需不足的局面短期内仍难以根本改观,物价上涨来自于消 费方面的动力并不大。投资方面,今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一定程度上有去年投资快速增长的惯性作用,且绝对数量较 低,占全年比重较小,在国家加强产业调控力度以及贷款规模收缩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整体来看,主要以投资拉动的结构性经济过热已有初步得到遏制的迹象,但其长期趋势仍须进一步观察。不过至少在短期内,对 通胀恶化或升息等猛烈政策的预期都会有所减弱。   ◆警钟敲响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称,1-2月,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3%。而在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42643.42亿元,同比增长也仅为28.4%。相比之下,今年前两个月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无疑可用“惊人”来形容。   与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前两个月的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增长较为有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0.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较前者足足少了40多个百分点。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会使投资增长最终失去 消费需求的支持。   统计数据还显示,在1-2月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占的比例超过60%,居于绝对主要地位。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危 险的信号。根据对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相关数据的研究情况来看,总体上看,政府投资每增长1%,应当能使GDP增长达到0.8% 左右。但是,在2003年,投资每增长1%所带来的GDP增长却只有0.4%左右。因此,投资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 长的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今年1-2月,施工项目达到3996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05个,增加项目之多,为近年少见。根据一 般情况,新增项目的建设绝非在一两个月内就能够完成。因此,在今年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增长压力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而绝非“尚 需进一步观察”。   事实上,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内容已涉及到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例如,报告明确提出,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应当引起 各方高度关注。并且,越早采取措施,效果会越好,也会更主动。 来源:证券时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