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城市地价将仍保持上升势头

日期: 2004-04-02
字体:
国土资源部29日公开发布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预测:2004年我国城市地价将仍保持上升势头,但变化趋势平稳。   报告分析,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GDP预计增长7%,城镇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社会经济环境都 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房地产投资与需求都将会有新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在土地供应方面,土地调控力度将进 一步加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将会受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指标将会压缩,这种供求矛盾客观上会带动土地价格的上 涨。但从1999年到2003年地价监测的情况看,我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理性,地价在逐年增长的趋势下 已逐渐趋于平稳,呈现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征。2003年地价涨幅较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均地价上涨幅度只有 7.43%,基本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部分高地价的城市如北京、广州、深圳等也开始理性回落。这都 预示2004年地价增长幅度不会过大,会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和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2004年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加大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力度, 严格落实《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调整土地供给 结构,严格坚持土地的集中统一供应,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市场运行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土地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将进一步 得到发挥,土地市场价格得以充分显化,防止了人为干预地价的形成,避免了很多开发商将有关前期费用甚至将公关费用列入土 地购置成本的暗箱操作行为造成的土地价格扭曲,使房地产开发过程公开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在我国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局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过快,土地供应结构不合 理,房价、地价阶段性增长过快,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土地伺机倒卖;开发区过多过滥,导致工业用地利用效益不高,竞相压低地 价;个别地方游资炒作房地产造成房价泡沫,造成地价非理性上涨。不仅干扰了地价形成的正常市场环境,不利于规范土地市场 秩序,而且还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因此,2004年应继续加大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的力度,加强建设用地的 供应调控,严格控制土地的供应总量,继续推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供地政策,加大土地市场地价变化情况的监测力度,充分发 挥地价的 “晴雨表”作用和杠杆作用,适时适度进行调控,确保地价水平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协调发展。 来源:中经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