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前三季度粮食收购价格变化与后期走势分析

日期: 2004-10-27
字体:
  今年前三季度,粮食收购价格经历了前涨后稳的走势。4月上旬前粮食收购价格大幅上涨,此后基本平稳。综合供求、成本、政策等因素来看, 预计四季度粮食收购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一、前三季度粮食收购价格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粮食收购价格先涨后稳,新粮上市后,稻谷收购价格保持在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上,粮食收购价格比去年有大幅度提高,对促进粮 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2-4月粮食收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受成品粮销售价格率先大幅上涨拉动,稻谷、小麦收购价格自2月下旬开始出现明显大幅上涨,至4 月上旬,稻谷、小麦收购价格基本涨至阶段性最高位,每50公斤收购价分别达77.39元、76.98元,比年初分别上涨26.17%、17.42%,比去年同期 分别上涨53.99%和50.06%。。此后,新粮上市前,小麦、稻谷价格总体呈稳中略降之势。   (二)新粮开始收购以来,稻谷收购价格保持在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上,小麦收购价格呈稳中小幅提高走势。6月下旬,主产区白小麦、红小 麦、混合麦每50公斤收购价格平均为72元左右;7月下旬,主产区早稻每50公斤收购价格平均为74元左右。到9月底,主产区三种小麦收购价格分别 涨至77.89元、74.14元和76.54元,分别比6月下旬上涨8%、3%和6%左右;早稻收购价格平均每50公斤涨至75.99元,上涨2.7%左右;晚稻平均 收购价为每50公斤78元左右,比最低收购价高6元左右。   (三)粮食收购价格比去年有明显上涨。据测算,9月份全国主产区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和去年12月份分别上涨44.75%和24.77%。其 中,稻谷价格分别上涨53.17%和31.15%,小麦价格分别上涨47.27%和19.81%,玉米价格分别上涨28.42%和18.49%。   二、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原因   粮食连年减产、产不足需以及粮食地区间、品种间供给结构矛盾加剧是今年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则有力支撑了粮价的高 位稳定。总体上看,粮价上涨仍属于恢复性的上涨。   (一)粮食连年减产,产不足需,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是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2003年夏秋两季粮食双双减产,全年总产量 4.3067亿吨,比2002年下降5.8%;粮食总需求预计在4.8亿吨以上,当年产需缺口在0.5亿吨左右,这已是连续多年产需出现缺口。其中,稻谷产量 约1.67亿吨,比2002年下降5.1%,是连续第六年减产。粮食品种供给结构和地区库存结构也不合理。稻谷缺口偏大,大米库存明显偏小,且粮食库 存主要集中在河南、吉林、黑龙江,大米库存绝大多数集中在吉林、黑龙江等地,主销省库存还没有达到规定要求。这是造成今年粮价上涨的根本原 因。   (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为粮食价格的高位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国家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稻和粳稻等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 度。从实际情况看,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已起到了较明显效果,目前其市场平均收购价格保持在74元左右。较高的早稻收购价也为一度有所回落的小 麦价格近期的上扬奠定了基础。   (三)农民售粮时间拉长、售粮的价格期望值较高,也支撑了粮价高位运行。主产区收购市场放开后,农民没有了非要在收割后集中卖粮的压力, 收购时间拉长,农民由过去的集中卖粮,转为常年卖粮。另外,自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两度大幅上涨,再加上今年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 策,农民对今年夏粮、早稻收购价格期望值较高,价格不理想就不卖粮,这也在一定程度支撑了粮价高位运行。   三、后期粮食收购价格走势预测   4月份以来,粮食收购价已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小幅波动状况,特别是早稻、小麦收购价格在市场各方经过一段时期观望、试探后,逐步稳定在较高 水平上,一定程度反映出现在的粮价水平对市场各方而言都是基本可以接受的,也说明当前的粮价水平比较符合粮食供求的实际情况,是比较合理的。 四季度秋粮上市后,预计粮食收购价格总体水平仍将基本保持在目前价位上,但不排除短期内少数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因粮食集中上市受到一定冲击 而有所回落。   (一)今年粮食生产有所恢复,但当年仍为产不足需市场格局,总体上有利于粮价保持高位运行。在中央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下和较 高的市场粮价水平刺激下,今年农民种粮积极性有较大提高,粮食生产有所恢复。据初步统计,今年夏粮总产预计增加25亿公斤左右,增产约3%;早 稻产量预计增加40亿公斤,增幅13%。   夏粮、早稻实现了增产,加之秋粮增产在望,预计全年粮食生产增长目标有望实现甚至突破。但是,应该看到今年的粮食增产仍是恢复性的,当 年产需缺口依然较大,同时库存的地区结构、品种结构的矛盾也还可能进一步影响供求关系。   综合来看,供给层面的因素有利于粮食市场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粮食增产的信息被放大,可能会让市场产生粮价看跌的心 理预期。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粮食供求情况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及时发布信息,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二)最低收购价政策仍将是粮价高位稳定的重要支撑,农民售粮时间拉长、售粮价格期望值较高也仍会对粮价产生一定推动。今年的早稻最低 收购价政策已经起到较好效果,可以预计,对中稻、晚稻、粳稻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仍将对秋粮收购价起到有力支撑。前期早稻、小麦收购价格 较高,进一步巩固了农民售粮的高价格预期,加之无需在短期内集中售粮,这也仍将对粮价产生一定推动。   (三)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将支持粮价保持高位。今年夏耕时期,化肥等农资价格又有一定幅度上涨,使今年秋粮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上年同期,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粮价的高位运行提供了支持。   (四)世界粮食供求形势有所好转对国内粮价上涨将产生一定制约。2000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连续低于消费量,粮食库存也逐年降低,预计今 年粮食库存仍降,但降幅较小。据美国农业部9份预测,测2004/05年度世界谷物产量为19.68亿吨,比上年度增产7.0%;消费量为19.71亿吨,比上 年度增加1.8%;贸易量为2.3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7%;期末库存量为3.41亿吨,比上年度减少0.9%。总体来说,世界粮食生产形势明显好于前期 预计,国际市场粮价与今年前期高位相比也有所下滑,目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已经普遍小幅低于国内粮价,这将一定程度制约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