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一季度重庆市场物价形势分析

日期: 2005-05-10
字体:

 

    一季度,我市市场物价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减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较去年同期上涨2.5%,比去年四季度平均涨幅低2.6个百分点。

物价变动特点

    一、物价在波动中微降。1、2月份适逢我国传统佳节元旦和春节,市场物价随节日需求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动特征,1月份市场物价总体水平在2004年逐渐趋稳的基础上呈现回落态势,比12月下降1%,2月受传统春节影响,需求放大,价格总水平在上月基础上回升0.7%,3月随着春节黄金周的结束,价格又出现下跌,环比下跌1.0%。

    二、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因素增加。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来看,拉动价格上升的因素增加。涨价面由去年食品价格领涨的四大类商品扩展为除衣着和交通通讯外的六大类商品,即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其涨幅分别为3.5%、6.2%、7.0%、3.2%、1.1%和0.5%,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6%、33%、18%、11%、0.04%和0.03%,共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3.4个百分点。

    三、食品价格对总指数的影响减弱。一季度食品价格在去年四季度企稳基础上,再度回落,涨幅由四季度的10.8%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5%,回落7.3个百分点。食品对总指数的影响程度由去年全年的85%降到36%。一些主副食品如粮、肉、蛋、鱼价格虽然比去年分别上涨11.4%、19.3%、15.5%、8.7%,但涨幅比去年四季度却分别回落9.9、8、2.3、7.1个百分点,油、菜、果价格分别比去年下降10.2%、20.1%、12.0%。食品价格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

    四、服务项目价格成为推动价格总指数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我市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3%,影响总指数上涨1.9个百分点,其对总指数的影响程度达78%,远高于消费品价格指数22%的影响程度。主要原因是去年政府调整的公用事业及公益性管理项目价格对今年的滞后影响。去年4月1日起,我市开始按新标准征收水资源费,4月26日出台了新的医疗服务价格,8月1日出台了电价调整政策,9月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一费制”,提高了杂费收费标准,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2月1日,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今年一季度,服务项目价格涨势仍在加强,新涨价达到0.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房屋贷款利率、城市间交通价格上涨的影响,新涨价分别达到0.7、6.2个百分点。

    五、工业消费品价格回暖迹象初现。尽管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受食品价格涨幅减弱影响,且与去年12月比的新涨价因素呈负增长态势,但非食品价格在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的助推下却出现了新的变化,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一大因素。八大类商品中,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通讯、居住类价格出现新涨价因素,分别达到0.5、0.3、0.5和0.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烟草、耐用消费品、汽油、建房及装修材料这几类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物价变动的成因

    一、粮食形势趋好是我市食品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2004年我市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比2003年增长6%左右,增幅创下直辖后新高。在粮食生产形势趋好的带动下,其它主要农产品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油料、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分别增长9.1%、2.8%、6.7%、4.7%、6.2%,使今年我市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得到改善。粮食价格的回落,又直接带动了其它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一季度稻谷和小麦生产价格基本稳定,玉米价格回落7.2%,蔬菜和水果价格分别回落2.4%和0.9%;生猪价格回落11.1%;禽类产品中鸡、禽蛋价格下降4.5%、10.2%,鸭价格持平,拉动农产品零售价格下降。

    二、上游产品价格对工业消费品传导作用加强。今年以来,我市投资增幅虽明显回落,但仍保持较高增长势头,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增速明显加快,1-2月份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4459.6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7.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6.7个百分点。上游资源供给紧张状况仍然未有大的改观,价格继续上升,产品成本进一步加大,全市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8%,从而构成成本和需求的双向拉动,市场中的耐用消费品和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因此而出现小幅上涨。

    三、政府管理项目调价影响。一季度,政府出台了三项调价措施。第一,在1月25日—3月5日为春运时期,火车票上浮了15%-20%、长途汽车票也同步上浮,导致城市间公共交通费上涨。第二,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3月17日央行调整了房屋贷款利率,五年期个人住房贷款上调0.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18个百分点,导致房屋贷款利率提高。第三,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涨,使得我国进口原油成本加大,我市于3月23日调高了汽油的零售价,并在中石化、中石油制定的中准价基础上,再上浮了8%,每吨上涨达300元。

    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收到实效。2004年,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到2005年,仍保持其政策力度不变,对稳定今年价格总水平奠定了基础。我市农业税减免政策、对粮农实行直补等鼓励农民种粮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形势趋于好转,粮价趋稳,主副食品跟随下降,从而为稳定食品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为抑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使去年我市固定资产增长势头有所抑制,今年1—2月份增速回落,抑制了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外,国家还采取了“两条线控制”政策,延缓了我市对公共服务项目价格调价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

对全年价格趋势的预测

    1、2004年的“翘尾”因素较高。2004年主要食品价格在4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轮上涨,第四季度燃料价格又再度上涨,加上政府出台的调价项目,对今年价格形成较高的“翘尾”影响。据测算,2004年对今年居民消费价格的“翘尾”影响预计为1.8个百分点。

    2、新涨价因素将构成较大的压力,初步估计大约为2个百分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粮价的滞后影响。一季度,虽然粮食价格在四季度基础上有所回落,但由于去年粮食收购价格大幅提高,粮食价格的回落也是高位上的回落,加上气候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还不能对目前粮食价格短期回落持盲目乐观态度,其成品粮、副食品、饲料、畜产品等加工品价格涨势情况还有待观望。

    二是上游产品涨价对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工业消费品价格成本推动压力增大。煤电油运紧张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扬,工业消费品价格成本增加将成为新的涨价因素。目前,已有迹象表明,上游产品涨价对工业消费品的传导作用已经显现,上游产品涨价因素对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传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服务项目调价呼声加大。去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控制价格调整的两条红线,许多需要调整的服务收费价格被暂时压了下来,这部分涨价矛盾的推迟,将使2005年上调措施的出台增多、力度加大,从而导致服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四是国际原油价格、人民币利率、汇率对价格上涨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目前已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0美元/桶,将进一步加大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压力;人民币利率提高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可能增强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目前美元仍在继续贬值,美元贬值将使我国进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将进一步增加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

    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的压力。2004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9%,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工资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大价格上涨压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