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对2006年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的判断

日期: 2006-02-21
字体:
    2005年,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房价涨势趋缓,前期受投资性购房因素影响较大城市的房价明显回落,房地产市场秩序也有所好转,预计2006年房价走势将进一步趋稳,全年房价涨幅将低于上年。
  一、2005年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005年1-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0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完成商品住宅投资8993亿元,增长22.3%;经济适用住房投资继续下降,前11个月累计完成477亿元,下降8.8%。前11个月全国累计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4.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1.6亿平方米,增长19.2%;办公楼施工面积6009万平方米,增长12.4%;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1.9亿平方米,增长16.7%。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43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涨势趋缓。2005年,从我中心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集中成交房价情况看,全年房价走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商品房和存量房价格涨幅回落,涨势明显趋缓。2005年,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同比上涨8.38%;全年4个季度,房价涨幅逐季平稳回落,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同比涨幅分别为9.18%、8.87%、8.77%和7.03%,价格涨势明显趋缓。1-12月商品房价格环比累计上涨6.68%,月均涨幅为0.54%,比2004年月均涨幅1.27%,下降0.73个百分点。存量房集中成交价同比上涨4.60%,涨幅比上年下降8.17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
  (二)商品房住宅价格涨幅较低,非住宅价格涨幅仍然很大。2005年,商品房住宅价格同比上涨6.85%,全年4个季度同比分别为7.31%、7.78%、6.44%和5.91%。其中,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宅、高档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9%、8.28%和3.78%。从城市不同区域看,一、二、三类普通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79%、8.86%和8.29%,涨幅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商品房非住宅价格受商业用房影响涨幅较大,同比上涨14.42%。其中,写字楼和商业用房同比分别上涨6.65%和18.63%,商业用房涨幅与上年持平略低。
  (三)不同地区房价走势不一,前期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房价涨幅回落明显。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91%、10.03%和6.73%。从全年4个季度环比走势看,东部地区商品房价格前三个季度涨幅持续回落,第四季度出现回升,全年4个季度环比分别为2.31%、0.53%、0.51%和2.08%;中、西部地区波动上涨,四个季度价格环比分别为,3.11%、0.98%、1.52%、1.29%和2.41%、2.43%、2.84%、1.53%。前期上涨较快地区房价涨幅明显回落,上海、南京商品房价格同比涨幅分别回落4.18和5.05个百分点,全年4个季度环比分别为14.10%、-0.06%、-2.76%、-4.00%和0.58%、-0.57%、-1.90%、-1.87%。
  二、对2006年房价走势的判断
  综合2005年情况及各方面因素判断,2006年房价将进一步趋稳,不同地区涨落幅度不一,前期房价上涨过快地区的房价涨势将继续趋低,预计全年价格涨幅将低于去年。
  (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是促进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基础
  从需求方面看,经过多年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自住型住房消费能量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1998-200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7%,2004、2005年平均增速约为17%左右,增长幅度有了明显下降;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也将有所减少。从供给方面看,2005年前11个月,我国房屋施工面积高达14.9亿平方米,比2004年同期增长18.5%,规模相当于2000年的2.3倍,是2004年的1.1倍,这其中大部分将在今年形成有效供给。此外,商品房空置面积也出现较快增长,2005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14亿平方米,比2004年同期增长14.2%,其中住宅空置面积达0.63亿平方米,比2004年同期增长8.0%。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的放缓和供给的增加将有利于房价保持稳定。
  (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对稳定房价发挥重要作用
  2005年,国家针对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投资性购房比例较高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其政策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当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还将不断运用金融、财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市场规则将不断健全,市场环境也将不断得到改善,这些都将继续对稳定房价起到重要作用。
  (三)居民住房消费趋于理性也有助于稳定房价
  去年,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建立房地产信息网上交易系统,加大房地产市场价格监测力度,定期发布房地产价格和供求信息等,这些措施增强了房地产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了消费者理性购房,对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公布的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购买住房的意愿回落,未来三个月打算“购买住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9.2%,较2004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
  虽然去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房价涨幅逐步趋缓,但应该注意到,房地产市场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未得到解决,影响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还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一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中低价房开发建设比例持续降低,2005年1-11月,全国完成经济适用住房投资仅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数的3.6%,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房价走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房价变化看,虽然投资性购房比例有所下降,但房地产投机资金仍滞留于房地产市场,并在不同投资品种和地区之间不断变换方向,加上开发商的宣传炒作,房地产投机炒作因素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三是存量土地过多,2005年前11个月,在我国的房地产当年购置土地面积中,未完成开发土地面积达16706.7万平方米,按照我国开发房地产的用地速度,还能满足1年多的开发需要。
  三、几点建议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重大。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应深刻领会中央关于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现“居者有其屋”,从全面实现小康,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看待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要深刻认识投机炒房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乃至宏观经济的巨大危害。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别不同购房需求,既要减少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康因素,又要满足合理的住房消费,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作用,防止住房消费成为居民收入二次分配,拉大贫富差距的工具。
  二是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民众的住房需要。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的规模,合理制定建设标准和销售价格,严格供应对象的申请审查,保证这项福利性政策能够真正惠及低收入群体。另外,还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限价开发以及给予一定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强对开发商的引导,鼓励其开发中低价商品房。
  三是要继续做好土地市场的整顿工作。要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土地供应总量、结构、供应方式、供应节奏及供应时间。对居住用地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加大对城市存量土地的清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严格土地开发年限规定,加快土地开发建设速度,打击土地囤积;对逾期没有开发的土地要坚决收回。
  四是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做好信息发布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价格监测工作,改进监测方法,提高监测质量,注意房地产市场中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的动态监测和分析。要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信息的发布工作,适时披露房价变动信息,加强舆论导向,确立政府信息公布的权威性,正确引导住房消费和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较快、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