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一季度房价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日期: 2006-05-18
字体:
    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从房价走势看,目前房屋价格仍在高位运行,虽然总体涨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但部分热点地区城市房价涨幅较大,今年后期的稳定房价工作仍很艰巨。
  一、一季度房价基本情况
  今年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3%,其中,经济适用房、普通住房和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分别上涨4.4%、5.6%和7.9%。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5%,其中,办公楼、商业娱乐用房和工业仓储用房销售价格分别上涨3.3%、3.8%和2.1%。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
  从我中心监测的36大中城市房价情况看,一季度房价总体平稳,但涨幅有所回升:
  (一)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涨幅上升;存量房价格小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同比上涨8.12%,涨幅比上年四季度增加1.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4.11%,涨幅比上年四季度增加2.32个百分点。存量房集中成交价比去年同期下降1.24%,环比上涨1.21%。
  (二)各类住宅价格均出现较快上涨。商品房住宅集中成交价同比上涨7.72%,比上年四季度增加1.6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3.71%,比上年四季度增加2.2个百分点。其中,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宅和高档商品住宅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8.12%、6.74%和11.25%,涨幅分别比上季度增加2.41、0.41和5.79个百分点;环比分别上涨2.91%、3.75%和4.07%,涨幅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61、2.18和3.31个百分点。存量房住宅也出现较快上涨,同比上涨10.68%,涨幅比上季度增加4.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82%,涨幅比上季度增加1.01个百分点。
  (三)东中西部地区房价涨幅均有回升,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较高。今年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房价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7.13%、9.77%和9.85%,涨幅分别比上季度增加1.22、2.59和0.04个百分点;环比分别上涨4.18%、5.70%和2.22%,涨幅分别比上季度增加2.56、3.28和0.56个百分点。全国主要城市中,天津、呼和浩特、哈尔滨、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涨幅较大,同比分别上涨10.87%、13.92%、16.32%、15.18%、13.00%、13.14% 和15.17%。
  二、对今年后期走势的判断
  从一季度的房价走势看,全国房价稳中有涨,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预计今年后期全国房价运行仍将以稳定为主,部分地区城市房价有继续较快上涨的可能。
  (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将有利于房价保持稳定
  从需求方面看,今年1、2月份商品房和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7.8%和5.7%,比2005年全年增速分别下降7.5和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也分别下降7.6和9.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一倍多。另据央行对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调查数据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所占比例为18.2%,较上季及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和3.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从调查的7个大城市看,居民购买住房的欲望,除重庆和西安外,均低于平均水平,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的居民购房的意愿也有下降。从供给方面看,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1436.4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住宅投资983.7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8025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135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9%;商品房竣工面积336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67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2%,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都大大超过房屋销售面积的增长幅度。房地产市场需求减弱和供给增加将有利于房价保持稳定。
  (二)较大的房屋空置面积和租售价格比将对房价上涨产生抑制作用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需求增长变慢,房屋供给加快,商品房空置面积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5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43亿平方米,同比上升15.7%,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83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而且,从商品房销售价格和房屋的出租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看,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中,房屋“租售价格比”在不断加大。今年一季度房屋租赁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住宅租赁价格同比仅上涨1.1%,远远低于房屋销售价格的增长幅度。房屋空置面积的增加和租售价格比的加大,都会对房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此外,据一些地方水、电部门的初步估计,由投资(投机)购房形成的“空住”房屋也为数不少,在一些热点地区尤为突出。如果这些“空住”房屋进入房地产二级交易市场或房屋租赁市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总体上看,稳定房价的因素将主导后期房价的大趋势,但房地产市场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未得到解决,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较快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不能坚决贯彻落实,短期内房价也有出现报复性上涨的可能。
  一是房屋供求结构矛盾依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供给结构调整还未到位。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1436.4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住宅投资983.7亿元,同比增长22.5%,经济适用房投资仅为27.8亿元,同比下降6.2%。从新上市的商品住房结构看,待销售住房中中小套型所占比例偏低、大套型住房所占比例上升,非住宅空置面积增加也比较快。由于开发经济适用房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对增加中低价房屋开发的积极性较低,部分地方还拖延放慢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进度。
  二是房价的持续上涨将使房地产市场需求越来越向高收入人群集中,部分地区投资(投机)需求比例有所回升。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并逐渐脱离普通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大量有自住型购房需求的中低收入群体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需求将进一步集中于投资(投机)需求比例较高的高收入群体,形成房价上涨——需求集中程度提高——投资比例上升——房价再上涨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建委、市统计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2006年1~2月的商品房运行报告数据显示,1~2月份,全市商品房预售均价667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97元/平方米,涨幅为17.3%;自2006年1月以来,商品房预售共成交33965套,单价8000元以上的占总量的61.22%,而2005年北京市家庭可支配收入仅为51194元。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3月北京商品房预售15500套,其中本市城镇居民购买9277套,占总数仅约60%;外省市个人购买5367套,占总数的约35%。
  三是开发商利用市场地位进行宣传炒作,提高市场预期的行为有所抬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开发商针对国家遏制土地过度开发、收紧土地闸门的政策措施,以及土地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土地价格上涨,遮掩囤积的大量土地,大肆宣传炒作土地供应少的假象,使土地供给部门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效果大大折扣;第二,开发商利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人们“买涨不买落”的心理,运用“销控”等手段人为形成供应紧张的局面,抬高市场预期。
  三、几点建议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房价的涨跌都会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房地产市场能否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房地产业本身,也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严格贯彻落实好国家稳定住房价格政策措施,努力保持房价稳定。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应全面理解国家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精神,辩证看待房价涨落对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房价稳定对抑制投资过度增长和刺激消费的正面作用,放弃片面通过房价上涨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思想,坚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区别不同购房需求,提高短期房屋转让所得税率,适时开征物业税,遏制短期投机行为,稳定房价,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是确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商品房为补充的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加大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和进度,调整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切实解决普通消费者和低收入群体民众的住房需要。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的规模,合理制定建设标准和销售价格,严格供应对象的资格审查,研究制定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和信贷优惠政策,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三是要继续做好土地市场的整顿工作。要继续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狠抓政策落实。要继续加大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以及经济适用住房,严格控制大户型低密度等高档户型的土地供应。加大对城市存量土地的清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严格土地开发年限规定,加快土地开发建设速度,打击土地囤积;对逾期没有开发的土地要坚决收回。及时准确地披露土地供应计划、供应结构、供地方式、土地价格等反映市场行情的基本信息,提高土地市场透明度,充分发挥信息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
  四是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依法查处虚假宣传、合同欺诈、面积不实、炒买炒卖等不法行为。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和房地产企业成本监测工作,严厉查处虚置成本、拉高价格的企业,整顿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同时,要加快房屋交易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建设,建立房地产市场梯级结构,引导消费者不同的住房需求,理性消费,促进房屋价格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