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价格改革应成为调控主角

日期: 2008-09-17
字体:

    当央行终于动用货币手段,有选择的调整了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后,提振经济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但有学者日前指出,面对国内外经济几十年未见的挑战和大调整,货币的松紧已经难堪宏观调控的主角,理顺要素价格的改革应该抓紧推出。

   “货币政策应当逐步淡出宏调的中心,由价格改革当纲、辅以财政政策配合,恐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日前撰文指出,中国经济陷入通胀的原因是信贷和投资规模需求太旺——需求为什么旺,表面上看是货币过多,而本质上则是各级政府掌握了土地、资金等经济增长所需的一些关键要素和资源,这些被扭曲的要素及资源反映不了其真实价值,导致投资过多,信贷旺盛。

   “政府对经济资源配置的主导不解决,货币信贷政策有什么用?它或许能改变总量规模,它能够改变经济体的既有利益结构吗?可以想见的是,体制下信贷紧缩的结果必然伴随着更为扭曲的资源配置。”他说。

   刘煜辉表示,价格改革不能理解成是“涨价”,其本质是让政府从能够施加影响的领域逐步退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他表示,放开价格管制实质上是最有效的、最精确的需求管理,只有要素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才会迫使那些严重消耗资源的企业关门停产或转型,迫使企业节能减耗,迫使企业节约要素的使用,迫使企业自主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

   “不要过分担心信贷和投资,价格放开了,企业投资的方向就理顺了,投资的利润正常化了,信贷和投资的需求自然也就下来了。”他说。

   对于价格放开短期内会对CPI和PPI构成的压力以及企业短期内会经历痛苦的调整,但刘煜辉认为当下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消化这种短期冲击。“这个过程不会很长,因为中国放松价格管制的直接效果,会导致全球商品市场价格开始向下回落”。

   更主要的是,政府累积的庞大的财政盈余必须为熨平经济波动和经济转型发挥作用。加大廉租房、教育、医疗等民生投入,解除制约消费的瓶颈,提高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大幅减低个税(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补贴居民,提高其忍受通胀的能力;增值税转型来大幅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成本的压力,并辅以财政补贴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产业升级转型,都可以缓解价格短期上涨造成的影响。

   “价格改革是用短期的价格上涨和经济减速,来换取一个均衡的投资和消费的经济结构。”刘煜辉说。

   记者短评>>

   中国经济过去的“高增长、低通胀”很大程度上是透支了资源要素价格、人口红利、环境红利的代价上实现的,而这种发展模式已不可能在未来持续。当下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危机,中国经济如何能够独善其身?关键要在内部挖潜,深化改革,而价格改革在此时推出,虽然看似冒险,但也实乃刮骨疗毒的救命之策。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