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基本态势未变

日期: 2008-10-23
字体:

    国内,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国际,“金融海啸”浪潮汹涌。面对今年以来“内外夹击”的双重重压,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如何?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通过一系列重要数据说明,尽管“困难和挑战多年少见”,但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有抵御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能力、基础和空间。他表示,未来中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将与各国积极合作,共渡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难关。

    有抵御金融危机的基础和空间

    作为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是否能抵御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

    对此,李晓超认为,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经济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它对吸引外资、出口增长以及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但他指出,中国有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也有抵御这一影响的基础和空间:首先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财富和奠定的基础;二是有国内较高的储蓄率,资金来源稳定、丰富、充裕;三是内需潜力较大,扩大内需的空间较为广阔;四是出口结构仍有拓展的余地;五是政策操作空间还有较多的余地。

    李晓超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积极密切地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努力渡过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难关。下一阶段,中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努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经济基本面仍是好的

    李晓超在回顾中国经济今年以来所走过的“十分不寻常”、“十分不容易”的历程时,百感交集:“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为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做出的艰苦努力,也不禁让我们想起,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的道理。”

    的确,回望过往,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国政府从容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针对自然灾害,中国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针对世界经济放缓导致对外出口增速放慢的情况,中国又对年初的“两个防止”的调控目标进行了灵活及时的调整,明确了“一保一控”的调控目标;针对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中国多管齐下,强调保持经济的稳定、金融的稳定、资本市场的稳定,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是好的”?

    从李晓超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尽管困难重重,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仍达到9.9%,略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平均增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而且这个增速是在经济规模较大的基础上实现的,显得更为可贵。

    第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趋势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连续5个月回落,9月份同比涨幅已回落到4.6%,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业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5%,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也获得较好收成,全国粮食连续5年增产;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生产和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

    第四,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9.4%,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

    控制通货膨胀成效明显

    资料显示,今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7.7%、7.3%、6.3%、4.9%、4.6%,呈逐月降低之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何能继续回落?

    李晓超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实施的结果,同时也与国际价格涨幅回落有关:一是随着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实施,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放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缓解,有利于控制价格上涨。二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控制价格的措施,针对生猪价格的较快上涨,加大了对生猪生产和供应的支持力度、补贴标准;针对粮食价格的较快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了对粮食生产的调控。三是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9月份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5.7%,回落了58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上涨21%,回落29.2个百分点,金属和矿产品价格上涨1.8%,回落8.9个百分点。

但李晓超同时也提醒说,当前经济运行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影响价格上涨的不确定因素:比如上游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再比如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涨幅仍比较高,未来的走势还取决于国际金融市场向什么方向变化等等。因此,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还不能掉以轻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