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监测动态

中国外贸仍未走出低谷

日期: 2009-02-13
字体:

    备受关注的今年1月外贸进出口数据昨天出炉:我国1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1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加深17.9个百分点,这与部分出现“回暖”的国内经济数据及前天较为符合预期的CPI和PPI数据形成鲜明对比。

  海关总署的
统计显示,今年1月中国进口513.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出口9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降幅比上月分别加深21.8点和14.7点,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进出口“双降”情况。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比上月多增1.2亿美元。

  进口疲软预示低迷延续

  从地区分析,今年一月份,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外贸同比均下滑约30%,浙江省下降17.4%,山东省下降26%,北京更是骤降超过40%,福建省则因受惠两岸“大三通”,当月出口跌幅由上个月的7.6%收窄至3.4%,上述地区皆为中国外贸重镇。

  “一如预料,中国外向型企业进入最困难时期。”广东省社科院
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向记者表示,从最近连续三个月的外贸数据看,中国的进口相对于出口显得更加疲弱,这是因为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用于扩大产能的能源和原材料,一旦生产滑坡,进口就立刻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即使降温,对一些基本产品需求的下降也有一个过程,加上中国企业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因此出口下降趋势较为和缓。不过他认为,正是由于进口下降的趋势未止,预示中国出口的低迷周期并未结束。

  新兴市场增长难改整体形势

  既然外经贸“最坏的日子”已经到来,那么是否已经见底?对此黎友焕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今后几个月的数据,眼下不能轻易下判断,他倾向于一种
观点,即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仍然处在低迷期,面临的困难并不会减少。

  “因为现在不是投资和生产环节出问题,而是消费市场出问题,金融危机使西方市场萎缩,眼下对中国制造的冲击仍然在进一步深化。”黎友焕表示,虽然去年中国对俄罗斯、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很快,但由于基数太小,今后几年新兴市场即使继续呈现倍速增长,也不可能改变整体进出口形势。他说,中国人终于意识到过于依赖西方出口结构存在的巨大风险,但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不短的时日。

  建议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

  至于中国1月的贸易顺差再度大幅增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认为,这是由于进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引起,证明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以平衡贸易的做法没有效果。

  “外贸进出口的持续低迷,为稍有回暖的国内经济数据增添了变数。”黎友焕称,如果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真如大多经济学家预测出现率先反弹,主要是基于最近两个月
银行巨额信贷以及相关投资所带动,未来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短期投资拉动究竟应该如何中长期效应转化?如果不考虑这一问题,一旦西方经济下半年仍不能走出低谷,中国经济的反弹就很难持续。

  眼下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认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稳定中国的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目前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遭遇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有必要给予更强有力的援助。方法有两个,一是将人民币
汇率适度回调并稳定在7左右,这样将增加出口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将出口退税进一步调升,这样能进一步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羊城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