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成本调查

重庆市2012年农户存粮调查简析

日期: 2012-05-08
字体:

我局价格成本调查队近期对我市农户存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期为2011412012331(以下简称本调查年度),调查范围涉及17个区县农户153户,人口612人,粮食播种面积1292.85亩。调查结果显示:本调查年度我市农户户均存粮总量、售粮数量和售粮金额同比都有所增加,自食自用数量同比有所下降,中稻、玉米在存粮、售粮结构中仍占绝对比值,售粮渠道仍以个体户上门收购为主。

一、农户存粮情况

㈠农户存粮情况分析

存粮总量同比有所增加。至本年41日,农户平均存粮1265.95公斤,同比增加221.38公斤。其中:中籼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同比分别增加141.91公斤4.97公斤47.21公斤7.35公斤17.98公斤

存粮结构变化不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存粮占存粮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1.42%1.65%22.14%1.88%2.61%,水稻和玉米仍然在农户存售粮中占主导地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中稻、玉米存粮占总存粮的比例下降,小麦、豆类、薯类存粮占总存粮的比例有所上升。

㈡影响农户存粮变化的原因

一是2011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上扬,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增幅为1.93%加之去年我市稻谷、豆类及薯类等粮食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本期的粮食户均总产量增加。二是2011年我市主要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农户对今年粮价继续上行的预期增加,农户惜售,囤粮待价而沽现象增加。加上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引起自然灾害频发,更增加了农户的惜售心理。三是自食自用数量减少,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人口的粮食量相应减少,农户粮食库存量增加。四是我市部分调查区县实施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对小型金属粮仓进行补贴,农户只需花100余元就可以购得价值400余元的小型金属粮仓,这种粮仓具有方便、实用、防鼠、防虫、防霉和通风干燥的作用,适合重庆的潮热气候,能够存储大量的粮食,且存储时间较长,因此存储的粮食数量相对较多。

㈢户均自食自用数量有所减少、农户口粮中仍有多余粮食待售。

本调查年度户均自食自用2189.68公斤,同比减少49.78公斤,减幅2.22%。其中,中籼稻899.10公斤,减幅2.55%;小麦65.08公斤,减幅26.09%;玉米821.06公斤,增幅6.33%;薯类347.12公斤,减幅15.52%。

经调查户均自食自用数量有所减少原因如下:一是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家庭日常消耗粮食数量减少,中籼稻自食自用粮下降。二是随着农民收入渠道的增多,现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饮食结构呈现多样化,减少了主要粮食的消耗量。三是农户养殖习惯的改变,颗粒饲料喂养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工时,并增加了养殖效益,所以农户减少了红薯、玉米的使用,但由于2011年生猪价格的高位运行,养殖数量增加,所以玉米消耗表现为增加,但薯类消耗减少明显。

我市农户的口粮以稻谷为主,调查显示稻谷户均存粮904.13公斤,在秋收前每人每天平均口粮1.88公斤左右,农户后期生活口粮能够得到足够保障。户均待售粮食251.46公斤,占存粮总量的19.86%,许多农户有押粮食的习惯,即新粮出来了,才销售去年的存粮。

二、农户售粮情况

㈠售粮数量增加。本调查年度粮食销售价格上涨、农户实际售粮数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011年我市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农户售粮积极性提高,户均出售粮食数量为749.45公斤,同比增幅24.15%。由于价格上涨,销售数量增加,农户户均出售粮食总金额达到1985.44,同比增加617.34元,增幅45.12%。调查显示:在粮食总产量中售粮总量占23.71%,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在售粮结构中稻谷占绝对比值,占售粮总量的72.62%、玉米占19.49%、豆类占2.57%、小麦占2.15%。从售粮的情况看,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销售量有所增加,薯类的销售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主要是受2011年下半年干旱影响,红薯减产幅度较大。另外根据销售价格来看,农户出售粮食的时间集中在2011年的91011月份,且一般销售的是陈化粮。

售粮以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收购渠道为主。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出售数量5.36公斤,仅占出售总量的0.72%,售粮金额13.79元,仅占总金额的0.69%;粮食和饲料加工企业出售数量136.60公斤,占出售总量的18.23%,售粮金额349.98元,占总金额的17.63%;其他渠道出售数量607.49公斤,占出售总量的81.05%,售粮金额1621.67元,占总金额的81.68%。个体户收购价格虽不如国企、粮食加工企业高,但由于个体商贩对收购质量要求不高,收购价格灵活,市场灵敏度高,且主动上门收购,现款现货,对粮食等级、含杂、水份等没有明确要求,看粮估价,因此个体商贩仍是农户售粮渠道首选。

三、问题与建议

农户存粮数量和存粮方式的变化是影响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一般调查户承包土地数量有限,粮食种植面积少,户均存粮基数不大。从2011年我国多省严重干旱影响农作物栽插和生长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通过调查发现:

㈠售粮渠道单一。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受收购机制所限,粮食收储始终处于不利地位,粮源没有得到很好保障,其收购价格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个体户收购价格虽不如国企、粮食加工企业高,但其上门收购对广大农民来说省时省力且方便快捷,81.05%的粮食出售渠道仍以个体户收购为主,其收购量明显高于其他收购主体,但个体户在收购粮食过程中压级压价、短斤少两的现象经常发生,农户利益没有得到较好保护。

㈡农村劳动力缺乏已是普遍现象,加之人工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生长周期性也较长,虽近年来粮价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农村中依然存在“种粮不如打工”的思想,而部分粮食品种如小麦单产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又差,我市小麦弃种现象依然严重,隐形撂荒地依然存在。对于稻谷等粮食生产受劳动力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户有“种一年吃三年”的想法,粮食生产只为自给,余粮基本不售,一旦弃种和“想法”扩散开来,国内及我市粮食供应环境堪忧,国家给予广大农户的各项种粮优惠政策效应作用将无法充分发挥和显现。

如果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滑坡,会引发粮食价格的波动,因此,粮食保障问题要给予充分关注,决不能掉以轻心。为此,特建议如下:

㈠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农业生产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当前在社会进步、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正悄然发生改变的同时,农业生产环境更有待加强。

㈡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构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抗旱排涝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策性保险。更好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提高粮食生产者抗御灾害能力。

㈢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及时掌握粮食价格变化情况,加大农产品价格信息通报力度,正确引导粮食价格预期,提高粮食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

㈣健全粮食收购机制,减少粮食流通环节和费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售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价格得到充分体现,。

㈤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粮食收购过程中囤积居奇、压级压价等不法行为,确保广大农户粮食生产利益,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