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三季度垫江县中籼稻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生产成本上升 净利润下滑
近期垫江县发改委对垫江县农产品成本调查点的调查户在今年中籼稻生产成本及收益等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
一、生产总成本上升
今年垫江县中籼稻生产一是在机械作业费单位成本同比大幅增加23.07%情况下,亩均物质费用379.48元,同比增加6.46%。二是随着社会平均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垫江县的劳动日工价刚性上升11.3%的影响,亩均人工成本418.75元,同比增加1.1%。三是在今年政策性调整补贴基础上,垫江县的亩均土地机会成本180.93元,同比增加58.45%。中籼稻生产的物质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均现涨幅态势下,亩均生产总成本979.16元,同比增加10.66%。
二、价格涨拉产值增、成本涨压收益减
今年大春以来,在垫江县中籼稻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态势下,垫江县受中后期的少雨干旱气候影响和去年稻谷产量处于历史高位对比下,亩均稻谷
今年垫江县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标准由于去年亩均75.61元(农资综合补贴)提高到119.8元,提高58.44%,垫江县的中籼稻实际收益为每亩净利润479.43元,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收益33.31%,但与去年同样增补后的收益仍有7.24%的差距。
三、调查情况反映
垫江县作为重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始终将稳定粮食生产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垫江县的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趋好。但也要看到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下降,虽减少了一些农资现金支出,但机械作业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租赁费用大幅增加,仍在制约着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加之今年粮价涨幅有限,生产效益与意愿有差距,目前垫江县的部分农户种粮“三心二意”;生产大户在生产前期土地流转较难,资金筹集困难较多,机插、粮食烘干等一批技术欠缺,雇工难、雇工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仍是垫江县粮食生产规模化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均对垫江县的粮食规模化、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补贴、生产贷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增补机械作业补贴)并完善补贴发放措施,让国家“直补”资金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化粮食保险制度,让更多的农户参加粮食保险,切实解决农户生产后顾之忧。
2、继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山坪塘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仍是“靠天吃饭”情况下,当来年生产出现旱涝之际能过做到有渠可引、有库可容和有水可灌,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垫江县的粮食生产稳定。
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鼓励社会资金和劳动力向粮食生产领域流动,确保“有地必种”和“有地可种”;积极鼓励农民以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向大户、基地、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有效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和使用率,在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基础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4、继续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技术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大粮食生产中的机插秧这一生产短板和“无人机施药”等一系列机械农业服务力度,切实解决农机配套服务问题,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向专业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产业化整体水平。
5、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当前农村一般农户掌握信息知识还有一定难度情况下,畅通村级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可以提供种植意向、生产技术、适时天气预报、价格行情、供需关系等农村生产需求信息;二是可以发布当地农产品特色、数量、价格等交易信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集中展示产品资源、统一购销渠道、降低物流费用、快速掌握价格行情,把农村经济与电子商务进行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现象,拓展农村经济创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