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价格信息>价格服务 > 成本调查

重庆市2017年上半年生猪成本收益情况简析

日期: 2017-08-03
字体:

我局价格成本调查队近期对2017年上半年我市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散养生猪同比产量减少、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产值减少,出现较大亏损;规模养殖生猪同比产量增加、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产值减少、利润下降。

一、生猪成本收益情况

(一)散养生猪

上半年我市散养生猪平均出栏重量112.41公斤,同比减少0.61公斤,下降0.54%。虽然生猪平均饲养天数和入栏仔猪重量同比均增加,但由于上半年生猪价格走低,农户减少精饲料喂养,出栏重量有所下降。平均每头饲养成本2453.46元,同比增加254.36元,上升11.57%,主要是仔畜费和人工成本增加。其中,仔畜费799.45元,同比增加228.40元,上升40.00%;人工成本815.60元,同比增加56.62元,上升7.46%。散养生猪平均每头产值1694.94元,同比减少595.56元,下降26.00%;平均出售价格14.82/公斤,同比减少5.20元,下降25.92%。产值下降加之成本上升,散养生猪出现较大亏损,平均每头亏损758.52元。

(二)规模养殖生猪

上半年我市规模养殖生猪平均每头产量118.07公斤,同比增加1.52公斤,增加1.30%。主要原因是生猪平均饲养天数142.83天,同比增加4.58天。上半年规模养殖生猪饲养成本1650.44元,同比增加48.74元,上升3.04%,主要是因为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规模养殖生猪平均每头产值1792.43元,同比减少473.84元,下降20.91%;平均出售价格15.01/公斤,同比减少4.26元,下降22.11%;净利润141.99元,同比减少522.58元,下降78.63%,主要是因为产值减少加之成本增加,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二、建议

根据我市上半年生猪成本收益调查情况,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探索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生猪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强生猪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引导生猪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规避市场风险、稳定生猪养殖收益。提高生猪生产、销售的信息化水平,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的采购方面,实现厂家与养殖户直接对接;在生猪销售方面,积极探索养殖户与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方式,减少流通环节。

(二)适度扶持和规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从调查数据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成本低、收益稳。同时,标准化养殖还有利于防控疫情,保障质量。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规模生猪养殖的扶持力度,规范生猪标准化生产。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技术指导,从场地选择、建设规模、生产设施、卫生防疫、排泄物处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对扩大规模的养殖户给予优惠小额贷款。  

(三)降低生猪养殖成本。一是降低仔畜费,合理引导能繁母猪数量和生猪养殖规模协调发展。二是降低饲养成本,引导农户改变随意饲养的养殖方式,使用适量精饲料科学喂养,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三是降低人工成本,指导农户养殖合理头数,减少头均用工时间。

(四)提质增效发展高品质生猪养殖。引导发展价格较高,收益较好的绿色、有机等高品质生猪养殖,促进生猪养殖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探索生猪养殖循环经济模式。近几年,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各地划定了“禁养区”和“限养区”,许多养殖户在市场和环保双重压力下退出市场。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生猪养殖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生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