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的措施〉的通知》以及市政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吸纳就业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有关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自公告之日(4月25日)起7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电子邮箱:cqfgwjmc@163.com;联系人:贺诗倪,联系电话:023-67575041。
附件: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25日
附件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赋能“33618”制造业为发展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生产性服务业新体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到2027年,中国软件名城加快建设,设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商务服务活力释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打开新局面,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以上。20个百亿级规模、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基本形成,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00家,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容量持续提升。
二、促进产业协同和融合创新,推动产业体系由“制造”向“创造”跃升
(一)完善科技研发服务体系。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综合体等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支持建设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若干措施。升级打造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着力支持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分层分级分类打造一批综合性、专业化及行业性的中试平台。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重点引进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创业投资等各类服务保障机构。打造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校友经济、创新氛围“五位一体”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到2027年,全市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增加值达550亿元左右。
(二)加快全球“设计之都”建设。实施国家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工程,支持企业整合资源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或建设设计研究院。引导工业设计领军企业构建“设、研、产、销”综合设计服务生态体系,推广“互联网+工业设计”新型服务模式。支持举办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川渝十大工业设计师等国际化、特色化设计赛事或活动,促进设计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工业设计师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比赛,开展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评价,培养1000名以上优秀设计师。强化巴渝特色文化、工业遗产遗存、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利用,将巴渝特色元素融入创意设计。支持创意设计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智能创作、云端文化、交互媒体、科技设计等新型业态。到2027年,建成重庆设计公园、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重庆工业设计总部基地等设计园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达15家左右,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相关企业服务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
(三)打造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推进市级质检中心创建,积极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争取国家检验检测认证能力布局。突出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招引全国100强、世界知名检验检测机构和高端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企业。推进检验检测管理信息化,推广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实验室。大力提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领域检验检测能力,谋划布局软件与信通服务、新能源、新型储能及前沿新材料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发展检验检测延伸服务和认证服务。促进检验检测与制造业协同布局,发挥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产业和技术人才优势,持续打造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和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到2027年,检验检测服务业全产业链规模达到千亿级。
(四)推动专业维修向智能运维升级。聚焦汽车、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装备、船舶、化工及冶金装备、飞机等重点领域,引进实施模拟运行、状态监测、维修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项目,提升优势产业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推动运维及运营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引导专业维修服务向智能化、流程化、平台化的智能运维服务转型,为制造业企业提供IT研发、运维、运营全领域的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集机器学习、智慧识别、异常检测、远程诊断、智能预警、智能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在重庆自贸区和有条件的综保区积极拓展数控机床、通信设备等保税维修业务。到2027年,新建高端智能运维服务平台10个,培育高端智能运维服务企业50家左右。
(五)加快发展低碳环保服务。培育壮大生态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合同能源管理、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服务等绿色服务机构,加强对碳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节能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环境影响评价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动环保装备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绿色低碳服务模式。实施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推动重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绿色转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全链条回收循环利用行动,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废旧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等再制造产业发展,打造国家新型废铝高端产业加工基地。到2027年,建成10个绿色分拣中心,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量分别较2023年增长100%和30%以上,合同能源管理等绿色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速超过20%。
(六)提升工程技术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程设计、勘察测绘、咨询服务等建筑业上游企业,培育壮大投资咨询、设计、勘察、造价、监理、招标代理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工程技术专业服务业标准化。到2027年,全过程工程咨询骨干企业达50家,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取得注册执业资格的勘察设计人员达6000人,注册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突破1万人。
三、加快产业链优化整合和数字化转型,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一)培育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实施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一批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提供商,增强综合解决方案供给和集成服务能力。引导设计、制造、施工等领域骨干领军企业面向重点工程与重大项目,整合资源、延伸链条、集成创新,发展成为集咨询设计、制造采购、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设备成套、远程运维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总集成总承包项目服务商。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培育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业态,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技术集成服务,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到2027年,新培育总集成总承包链主企业10家,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在全市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创新发展供应链管理服务。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鼓励建设供应链分拨中心、智能化仓储设施,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发展零库存管理、生产线边物流等新模式。引导链主企业建设“一链一网一平台”,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推进供应链要素资源集聚和动态优化配置,实现采购需求精准决策、供应链可视化监控、产供销高效协同和平衡优化、风险隐患识别预警等,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到2027年,建设10家链网平台工厂,基本形成覆盖全市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三)融合发展产业电商服务。加大对头部直播电商MCN机构招引,集聚一批直播孵化公司和主播达人。培育打造一批专业功能独特、成长性好、创新竞争力强的产业电商平台。鼓励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加强与本地生产制造企业合作,提供在线采购、网络直销等服务模式。健全跨境电商物流、报关、信保、融资、收汇、退税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完善公共海外仓服务。构建智能集约的数字化服务支撑体系。构建数字农业电商直播“1+10+100+1000”产业体系,加强乡镇电子商务、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重点电商改造。到202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2700亿元,打造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产业园。
(四)提质发展软件信息服务。深入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加快“启明星”“北斗星”企业培育,推进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聚焦重点区域,利用存量楼宇加速集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及人才,大力发展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汽车软件、卫星互联网等。支持两江软件园、仙桃数据谷软件园、重庆软件园、重庆软件天地等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努力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示范作用强的标杆场景,探索形成特色场景创新生态和应用示范。积极开展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招商引资。到2027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近64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五)拓展数据资源服务业态。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型企业认定机制,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建设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发展数据生产产业,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贴近业务需求的行业性、产业化数据商。发展数据流通产业,培育数据流通服务商、数据经纪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规范开展数据经纪、合规咨询、数据金融、数据托管等专业服务;面向汽车、电子信息、科技、交通等领域,发挥“山城链”区块链基础能力,建设可信数据空间,为融合应用提供数据流通基础服务,打造服务全国的数据交易流通产业链。发展数据应用产业,支持企业推广复制数字重庆建设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数据安全产业,支持企业开发数据安全合规评估、资产保护、可信流通、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数据产品与服务。完善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游戏、影视动漫、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电竞等数字内容新业态,鼓励发展泛娱乐、泛阅读、泛教育等多元业态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内容数字资源平台、数字内容双创服务平台和数字内容产业创新中心。到2027年,全市数据资源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四、优化提升功能性服务支撑,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一)提升生产性金融服务质效。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推动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在渝落地,争取全国性交易所、金融机构设立交易系统、灾备中心等金融基础设施。深入开展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打造西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地,推动设立期货交割库。优先保障重大战略资金需求,强化对民营、中小微、乡村振兴的精准支持,通过设立惠农支付点、普惠金融服务站、自助设施设备、“警保联动”劝导站等渠道,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提升金融数智治理能力,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构建通道金融体系,提升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能级,强化贸易金融、产业金融、消费金融合作以及跨境经贸撮合等合作。实施中新金融合作提档行动,扩大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型开放,深化成渝金融协同。到2027年,力争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1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9.5%。
(二)强化便利高效的物流服务。启动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完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深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的出海出境大通道提质扩能。强化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产业园区统筹衔接,打造枢纽经济产业集群,拓展物流服务价值链。强化内培外引提升物流市场主体实力,吸引上下游产业优质企业落户重庆,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到2027年新增A级物流企业20家。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构建“通道大脑+智慧物流链”体系,加大数字提单推广力度,拓展智慧长江物流重大应用。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加快发展绿色物流,促进标准化单元化物流设施设备共建共享,探索共享物流、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新模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力争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3%左右。
(三)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服务。出台重庆市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推进智博会、西洽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创新发展。引进和培育国际国内品牌展会,支持外资、上市会展企业在渝创办展会,开展本地展览品牌培育。提升展会、赛事、演艺、节庆等特色会展活动的品质和规模。推动政府类展台率先践行绿色布展,探索绿色会展评价机制,推进会展场馆绿色数字化迭代升级。推进办展模式创新,全面实现市场化招商招展。支持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策划组织高端会议论坛,加大媒体、社会宣传和品牌推广。优化会展经济发展生态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到2027年,经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会展项目达到5个,进入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机构数量超过5家,单次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项目达到5个。
(四)集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壮大猎头、人才测评、人才寻访职业中介服务,加强劳务派遣管理,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发展能力,鼓励建设行业性、专业性人才市场。加强全市公共实训基地布局与建设运营,依托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开发一批高质量技能培训项目,形成“1+N”公共实训网络。建立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常态化收集和发布机制,开展市场化评估、猎头服务推荐、人才政策精准匹配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积极设置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完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快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到2027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
(五)培育壮大生产性租赁服务。推动融资租赁、汽车和设备等实物租赁服务集聚发展,建设生产性租赁服务集聚区,积极创建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在渝以发债、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引导汽车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站式”汽车租赁服务。推动生产性租赁服务延伸到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不断丰富租赁产品体系,发展集成电路、航运、影视设备、绿色租赁、知识产权租赁等特色租赁新业态。完善租赁后全方位技术支持服务,创新设备租赁模式。打造一批重庆租赁“品牌”,推动租赁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27年,培育20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物租赁企业,融资租赁规模年均增长20%左右。
(六)提升会计审计税务服务质量。培育会计师事务所龙头企业,推动本地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壮大本地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和规模。实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工程,选拔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则、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培育高水平税务专业服务机构,增强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性税务服务能力,打造优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品牌。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和法治建设,引导优质优价,营造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到2027年,培育本土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2—3家,全市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机构达35家。
(七)拓展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律师事务所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国际化综合大所和专业精品所,大力发展公证、仲裁、调解等业务。建立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完善国际化的仲裁服务方式。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律所到东盟、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重庆外经外贸重点国家和地区设点布局。加快仲裁业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线上审理服务。推广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专利导航机制,培育一批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知识产权运营、商标品牌培育等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到2027年,100人以上律师事务所达20家,律师从业人员达2万人,从业专利代理师达1000人。
五、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一)实施数字赋能提升工程。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打造“数据要素×交通运输”“数据要素×金融服务”等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交易专区。编制重庆市城市算力网建设方案,科学规划算力基础设施和传输网络,培育一批算力特色产业园区,推进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以数字化全面赋能生产性服务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建设网络、算力、流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可信数据空间,争取国家数据局数据基础设施试点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研究制定“算力券”等创新政策。
(二)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行动,争取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在渝设立区域型总部,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开展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等三赋活动,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建立先进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服务品牌引领计划,培育一批“重庆服务名牌”,强化人才支撑,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三)实施平台载体支撑工程。优化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标准和扶持政策,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规模、具备较强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支持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运营、品牌营销、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楼宇提质工程,打造一批特色“星级”楼宇。
(四)实施产业深度融合工程。深入推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推动两业融合试点项目创新发展,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农村电商等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行动,促进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工程。围绕各区域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绘制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地图,引导各区域优势互补、功能错位。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软件信息、商务服务,主城新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低碳环保服务,山区库区重点发展物流、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万州、涪陵、永川创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设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按规定落实就业惠企政策,降低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就业成本,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支持服务业领域灵活就业,探索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措施,健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政策。实施助企用工保障专项行动,推广应用“渝职聘”平台,加强企业用工服务,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
(七)实施开放合作拓展工程。推动落实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高标准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合作,积极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国际规则,推动服务贸易拓展市场空间、做大市场份额。鼓励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差异化探索,编制新阶段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领域企业“走出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发展。
(八)实施人才体系驱动工程。实施全球顶尖人才引进“渝跃行动”,通过“揭榜挂帅”“揭榜招贤”等方式引进高层次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青年人才等,开展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深化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广人才培养“进园区、进区县、进企业”建设模式,通过“产业集群—产业学院”精准对接方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创新组建实体化运行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领导。建立工作专班,由市长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市政府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市委金融办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分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分行业建立工作小组,明确市级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处室负责相关工作推进。建立跨部门协同调度机制、市级有关部门与区县(园区)会商机制,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园区)责任。
(二)强化政策激励。统筹用好市级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商务、物流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对服务业重点企业、项目、平台载体和服务业创新集聚示范区给予积极支持。优化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实行“一个重点领域,出台一个行动计划、一份产业支持政策”,建立更有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区县在市级政策基础上,研究出台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项目的扶持措施。
(三)强化项目支撑。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市级各部门会同区县政府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及时滚动更新进入重点项目库。发挥存量土地效益,优先支持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问效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力。
(四)健全统计体系。按照“可统计、可监测、可评估”原则,探索建立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及重点领域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作为重要统计指标,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及重点领域统计分类、指标体系,完善重点指标监测预测机制、信息共享及信息发布制度,动态跟踪监测数据变化,及时反映重点领域行业发展情况。
(五)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精准解构、智能匹配和主动推送,邀请龙头企业负责人参与调度专题会,开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级领军企业评选、100佳企业认定等工作,并结合国家“品牌日”活动广泛宣传推广,助推相关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