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才能乐业。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抓住深化住
房制度改革的契机,由政府组织,单位、居民共同参加,把危房改造与住房制度改革结合起来,
既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加快了危旧房改造进程,可谓一举两得。
北京市的实践说明,解决人民群众生活所面临的“急、难、愁”问题,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寻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结合点,多做合民意、暖人心的工作,
知难而进,勇于探索,从而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
持和拥护,就能抓出成效来。
今年,北京市将拆除危旧房84万平方米,动迁居民6.9万户,竣工200万平方米。到2005年,
全市将基本完成城区剩余303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
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留下了故宫、天坛、琉璃厂等举世闻名的文化古迹,也留下了成片连
街的破烂平房、大杂院。居住在那里的大都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拆迁,
拆迁,一步登天”,他们以特有的诙谐表达了对安居的强烈渴望。
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北京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调集精兵强将,成立了危旧房改造办公室,对全市危旧房进行了一次大普查,确定危改
区202片。危旧房改造成了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危改地区居民集中,拆迁成本高,矛盾复杂,如果单纯依靠开发,项目很少有人承担,而且
按照以往每年改造43万平方米的平均进度计算,要把老北京留下的危旧房统统改造完毕,得花上
整整30年!群众的困境容不得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容不得等,市委、市政府要求用改革的
思路和胆略进行危改。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房改政策,北京市提出“房改带动危改”
的思路,即由政府出面组织,负责市政配套投资,居民按房改政策出资拆迁、建设。这一思路充
分体现了让市民“住得起、住得好、住得早”的指导思想,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东城区海运仓
危改区仅一个月就完成了4000户居民的拆迁。
危旧房改造工作深深牵动着北京市各级领导的心,牛街危改区的居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中
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七进小区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情景;在天桥,在金鱼池,
在龙潭西里,在许多危改区,都留下了贾庆林和刘淇市长等领导的身影。各级党委、政府不仅从
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支持危改工作,而且成立了专门的拆迁办,细心解决居民搬迁过程中的
困难。
“政策有理人有情”,合民意的改革思路,暖民心的思想工作,使危改工作得到市民的广泛
支持,从而大大加快了改造速度。短短3年里,北京市有12.76万户危改区居民住上了新房,接近
1990年到1998年9年的总和;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5至8平方米,增加到近20平方米。如今在北
京城区,许多绿树成荫、造型别致的住宅正是危改后新建的居民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