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新闻报道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 电力要破垄断坚冰

日期: 2002-12-24
字体:
  不得不走的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从过去严重缺电到目前供需基本平衡甚至 局部超前,也就是十几年的事。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过去体制下不是也发展不错吗?为什么 还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对此,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树杰认为,事实上我国的电力体制已 经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为了缓解电力严重短缺的局面,1985年以后我们实行了发电市场部分开放政策,鼓励社会投资。 刘树杰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打破垄断在那时候已经开始了。目前,独立发电公司或者说产权多 元化的发电公司的发电比重已占社会发电量50%左右。发电市场已经不是铁板一块。   但是,当时的政策也有很多不甚规范之处,留下了诸多后遗症。比如,为了吸引资金,当时甚 至把回报定到了20%的高度。为了实现这么高的回报,势必要很高的电价才能支撑。这在短缺时代 问题不明显,但到了供需相对平衡阶段,矛盾就浮出水面。你的电价高就没有市场,但由于电力产 业没有实现市场化,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相互交织,导致谁的电能上网并不完全按照价值规律来定。   刘树杰说,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两条路。一条是退回去,取消独立电厂,继续“大一统”格局。 因为都是自家的电厂,谁赚都是赚到自己家,因此也可以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但是这样做,且不 说是否会有活力,就是复杂的产权问题就不具备可操作性。而第二条路就是实行市场化,让市场的 杠杆来发挥作用。   市场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比如过去,一个水电厂丰水期发电成本极低,但是电厂不会自行调 低电价,它会希望用行政力量保证自己的电能以较高的价格上网,以获得高利润。真正实现市场化 后,大家公平竞价,竞争上网,因此,谁的电价便宜谁就有竞争力,发电企业就有了降低成本和上 网电价的内在动力。   改革能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效益。厂网分开以后,电 厂实际上都变成了独立电厂,断了血缘关系,因此可以做到让最经济的电厂多发电。比如在丰水期 水电成本低就多发水电。而枯水期火电有成本优势就多发火电,从而实现网络的优化,提高整体效 益。同时,由于大家都有竞争压力,也必然导致企业争相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微观效益。   电力体制改革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专家认为,电力体制改革后,电价会有结构性调整,会有 升有降。   目前电价体系混乱,地区差异、不同用户差异很大,而现行电价体系没有准确反映各类用户对 整个系统造成的耗费。比如居民用户与一些高耗能的企业用户相比,居民对系统的耗费要大得多, 但是在电价上二者却没有差别。再比如一些地方对娱乐业用电价格定得很高,这也不是基于成本的 定价。这种定价其实具备了垄断定价的最显著特征,即不按照成本、耗费定价,而是根据用户支付 能力定价,定一个用户能够支付的上限。因此电力体制改革后电价是升是降不可一概而论。   进而言之,改革目的是长远的,不能仅盯住短期内电价是否下降。比如我国发电企业在环保上 普遍欠债较大,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把环保投资刚性化,发电企业的成本就会大大上升, 从而导致电价也无法迅速下降。但从受益角度看,给大家一片更洁净的天空,何尝不是改革带来的 好处呢? 来源:中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