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引发全国媒体暴炒的发改委成都会商成品油定价机制一事最终为中国油改定下了基调。时隔半年之后,国家发改委再度赴成都举办研讨会,这次的主题则指向了天然气价格。在业内看来,此举有可能成为今年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风向标和前奏。
价改重点
解决不同气源造成价格巨大落差问题
记者近日从一位与会的行业人士处独家获悉,发改委上月25日到30日再次召集全国各省的地方发改委、物价局、中石油、中石化、燃气集团、燃气协会等相关单位齐聚成都,举行“天然气价格改革研讨会”。
据这位行业人士透露,此次研讨会内容涉及天然气市场形势分析、国外天然气定价经验介绍、国内燃气价格改革思路研讨、燃气企业事故分析等。之前受发改委委托进行天然气价格改革调研的一支专家评审团及其他一些行业人士在此次会议上就天然气价改的最新设想进行研讨。
该人士告诉记者,此次会议透出的一个重要改革设想是管网与气源分离。根据这一思路,国家应当逐步让上游和终端领域市场化,只对管网实施垄断经营。
也有专家在会上提出,今后天然气价格应充分考虑不同气源的因素,通过政策调节目前不同气源价格差距过大所带来的定价问题。
随着国内天然气气源的多元化,不同气源间已形成巨大的价格落差,如西气东输和海上气田的气价就相对便宜,从国外购买的LNG则成本较高,两者价差高达一倍。这三种气源到达管网后的价格不统一将引发定价困扰:卖得高没有竞争力,价格低了有些气源就会亏本。
“如果采取管网与气源分离,今后即便上游气源的价格不同,中央和地方政府仍可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管网进价。例如,对进口的LNG就可少征甚至不征增值税。如此,政府既可保证企业开发销售天然气的积极性,又可充分掌控这一战略资源的运行。”该人士说。另一位也参加了此次会议的政府官员则向记者透露,这次会议还重点介绍了管线输配费价格的现状。作为天然气终端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输配费价格一旦调整将直接影响下游气价。“目前看来,输配费价格未来肯定要涨,但怎么涨、何时涨都还没有定。”
“对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而言,当前最大的制约就在于单一管网、单一气源。如果能放开气源,当然就可引入市场竞争,但前提就是管网和气源必须分离。”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他透露,很多发达国家都是采取专门成立一家管网公司的做法来独立运作天然气输送。中国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同时也应加强管网建设,改变管网不发达的短腿。
价改步骤
先商品化再市场化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评审团此次还向大会递交了一份《中国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管道配气现状、配气价格形成基础、配气价格管理体制、价格构成等。报告对上游井口价、中游管输价、门站价等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予以阐述。
不仅如此,在此次研讨会上还透出一个重要信息:今后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是先商品化、后市场化,最终目标要与原油价格接轨。“所谓商品化就是把天然气视作商品,这是解决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倒挂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上述行业人士说。
“天然气本来就是商品,只不过一直受到高度计划的约束。而商品化的提法其实是为了规避市场化的概念。由于天然气价格一步到位市场化基本不可能,所以就采取两部走的策略。但要实现真正的商品化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董秀成对记者说。
记者从此次会议的一份纪要中看到,燃气价格商品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理顺价格收费,使之桥归桥、路归路;完善价格机制、确保各类差价的合理;实行两部制价格”等。其中,两部制价格就是分“容量费”和“计量费”两部分计价,所谓“容量费”,就是固定资本的补偿,包括固定器制补偿、初期建设费用等;而“计量费”是包括管道的维护费用、人员工资、利润等。此举可使用户公平负担管道运输天然气的费用。在管道运输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用气均衡的用户可比用气不均衡的用户少支出管道运输费用。
“当然,由于国内天然气市场总体上仍处高度垄断,天然气价格改革无论在方案制定还是推行上都存在不小的难度。但相比之下,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难度可能更大。”上述行业人士对记者说。
价改往事
天然气价改路漫漫
2005年末,国家发改委公布了近期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将进一步规范价格管理;逐步提高价格水平,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和动态调整的机制。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当时曾表示,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天然气价格与其他能源比价不合理。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是为了理顺天然气价格,促进节约用气,优化用气结构,促进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
但上述改革目标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倒挂日趋严重,国家推动节能目标的实现则步履维艰。
去年下半年,国内石油三巨头向国家发改委上书吁请天然气涨价。此后,发改委相关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针对天然气价格进行调研,各省则纷纷召开天然气调价方案听证会。
去年10月,发改委主任马凯在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表示,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要逐步提高天然气价格,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今年4月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中国将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4月1日,北京市宣布民用天然气每立方米上涨0.15元,上涨幅度近7.9%,同时表示今后将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对此,中国城市燃气学会顾问李猷佳告诉记者,天然气涨价的成本不应当都由民用用户来承受。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民用天然气涨价都有一个警戒线,一旦突破这个警戒线,用户就会用电力来代替天然气,到时对天然气行业反而得不偿失。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