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新闻报道

全球大米小麦等粮食价格飙升 中国粮价未受影响

日期: 2008-08-06
字体:
    在经历了6月份的一轮疯狂上涨之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七月经历了一轮连续下跌。

    在过去的一周内,由于受国际原油期货继续暴跌拖累,加上天气持续晴好,(CBOT)的几个主要农产品期货———玉米、大豆、豆油、豆粕等品种展开整体“探底”行情,纷纷下跌。玉米期货甚至完全回吐了前期涨幅,7月23日一度跌至每蒲式耳5.63美元,距6月27日7.9925美元的历史记录跌去三成。仅有小麦期货因为前期持续下跌,技术面急需反弹修正而出现微涨。

    国际农产品期货近两个月的“过山车之旅”并未得到中国粮食现货市场消费者的充分关注,因为国内主要粮食现货价格几乎未受影响。

    除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食用油价格近期在外盘期货震荡下行的影响下出现“跳水”之外,其他品种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各地产销现货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甚至在玉米稍显“青黄不接”的当前,玉米价格也并未出现上涨。

    值得庆幸的并不是只有近期。去年至今,全球农产品期货及现货纷纷走牛,全球大米、小麦等粮食价格飙升,而国内粮价仅在成本压力之下出现温和上涨。甚至有人士形容,中国粮价已经成为全球粮价的“洼地”。

    中国粮价何以能够独善其身?

    我们知道,剔除其他炒作等外界因素,决定粮食现货价格高低的最根本因素还是供需的变化。作为一个粮食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除了大豆依赖进口之外,中国的小麦、稻谷、玉米等产品自给率达到了95%以上,这种供需上的基本平衡也是国内粮价排除外界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根本原因。

    除去这些“老生常谈”的原因,近期的一些信息无疑也给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增添了不少“利好”成分。

    农业部表示,我国夏粮今年再度丰收,总产量达到2408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2.6%,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夏粮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亩产299.5公斤,增加7.2公斤,增长2.5%;小麦优质率进一步提高,达到63.2%。

    同时,2008年7月13日,全国水稻跨区机收开机正式启动。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早稻面积基本稳定,丰收在望;秋粮面积略有增加,在田秋粮作物长势良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丰收”信息给我们吃上了定心丸。

    当然,国家调控也“功不可没”,国家在粮食市场上的不断抛储也给粮食市场增加了砝码。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粮价“虽无近忧、但有远虑”,不能否认的是,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存在一些隐患。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让农民叫苦不迭;而粮价的相对偏低也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尽管国家近年来提高了农业补贴,但种粮的性价比还是逊于进城务工。

    此外,粮食中长期供给偏紧的状况也逐渐显现:一方面,人口增长、食品消费增长及加工需求增长,粮食中长期需求刚性向上;另一方面,粮食单产提高的空间缩小、主要粮食品种库存消费比下降。

来源:农博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