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以豆油为代表的国内油脂在写下历史新高之后大幅下挫,尤其在十一长假之后,包括豆油、菜油、棕榈油在内的食用油期货价格跌势惊人。不过笔者认为,在调控政策等一些阻止价格下跌的因素作用下,国内油脂价格有望寻得短期底部。
大涨之后是大跌
包括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等在内的国内食用油脂价格在过去2年中以惊人的速度上涨,其中豆油价格从2006年的5500元/吨一路上涨至2008年3月份时的局部地区最高价格18000元/吨,这一涨幅远高于大多数其他农产品的涨幅。然而进入2008年后,油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以豆油连续合约为例,从3月4日的最高点14802元跌至10月27日的最低点5882元,跌势之惨烈令人瞠目结舌。
油脂价格大幅下跌,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十一长假期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进而促使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跌,食用油也同样面临压力。另一方面,今年中国、美国大豆丰收也压制食用油价格。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今年中国大豆产量将达1750万吨,较上年增产36.72%;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从上年的6360万英亩恢复到7590万英亩,产量将由上年的25.85亿蒲式耳提高到29.38亿蒲式耳。特别是市场原本担心10月份的早霜并没有出现,也为大豆及其产品价格的加速下跌准备了条件。
短期底部或现
从目前看,市场上存在一些阻止价格下跌的因素。首先,油脂的重要原料——大豆价格的大幅下跌将影响到广大种植户的收入水平,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10月20日发改委宣布国家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按3700元/吨价格收购中央储备大豆150万吨,这虽然大大少于1750万吨的全国产量,但对支持大豆价格起到巨大作用,通知发布前后两天大连大豆期货价格连续涨停,现货市场价格也有所反弹。
其次,从10月上旬开始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出现大范围降雨,大部分地区雨量持续一周以上,雨量在2英寸以上。这样的降雨使美国大豆的收割受到延误,最新公布的大豆作物收割率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美国大豆收割率已达到76%,滞后于去年同期的81%和5年平均水平的83%。基于此,美国CBOT大豆期货自10月中旬以来一直处于横盘震荡中,没有追随原油价格继续下跌,由此也会对豆油等油脂市场形成一定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食用油价格的不断走低使国内市场各参与方经营大受影响。经销商普遍不敢大量进货,大多采取随卖随进的方式,不敢保留库存。油脂加工企业在这次价格大跌中的感受不大一致,南方的主要大油脂企业大多以外资背景为主,它们往往是从国外自己的经销商处购买大豆,虽然运到中国时价格大跌,但国外的收入将抵消国内的损失。目前最难的是东北的大小油厂,如果他们按照国储大豆收购价3700元收购,则生产加工会亏损,因为目前进口大豆成本已低至3200元/吨。但是他们如果不按3700元价格收购则收不到大豆。
结合当前经济状况,从大的方面看,国际商品价格进一步走低将是大趋势,食用油价格也不能幸免。但短期看,大豆价格如能企稳甚至有所反弹,则豆油等油脂期货寻得短期底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