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的30年,有一个词并不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却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那就是“价格”。
“30年来,价格改革逐步推进,冲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释放了市场经济的能量。”近日,市物价局副局长刘卫东说,在这一进程中,重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小面曾由政府定价
据刘卫东回忆,在计划经济时代,渝中区检查小面,检查人员硬是把小面碗里的汤倒了,称干的,看份量足不足。如果这事发生在今天,人人都会觉得搞笑。但在当时,检查者和被检查者都是一脸严肃,照章办事。因为那时的小面是由政府定价。一种商品的成本,规定很细,例如8分钱一碗的小面,面该多重,放多少作料,都有严格规定。当时关于各类商品定价的文件汇编,是一本单手捧不动的大书。
刘卫东说,改革开放前,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都是有统一规定的,生产者只管按照国家的计划照单生产就行了,产品则由国家照单收购,卖不卖得脱,与生产者无关,其结果是:有的产品堆积如山,几十年都用不完;有的产品紧缺得要命,想买还得靠关系———“肉票”、“粮票”、“布票”、“蔬菜证”这些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闻所未闻的东西,成了那个时代的见证。
价格放开唤醒市场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渐下放部分商品生产计划和定价权。
1983年,我市作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把部分商品定价权又大量下放到区县。1991年,我市又率先在全国搞商业“四放开”、工业“五自主”,放开小商品价格、饮食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时取消蔬菜、生猪派购,实行自由购销。
小面价格,就是在这个时期放开的。面价并未因此而暴涨,面更好吃,分量也足,因为小面摊档更多了,小面老板们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化的不只是小面,价格的放开,极大刺激了生产、流通领域的积极性,市场上很快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重庆走在全国前列
1992年,我国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将由国家定制的价格和收费项目从800种缩减至141种。在这141种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化肥、医药等,实行计划价和市场价双轨运行。1994年取消“双轨制”,重要商品也实行市场价。2001年7月,这141种项目又减少到了13种。
我市将中央下放到市里的定价权大部放开,同时大幅减少价格行政审批,让市场来调节价格。截至2006年底,我市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占到95.37%,市场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今还要开价格听证会
为减少政府对商品价格的干预程度,从1998年开始,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不是全由政府说了算,而是举行价格听证会,由群众民主决策。1998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了电力、天然气、城市公交、轻轨、教育等涉及民生价格的听证会40多次。我市是继深圳之后,最早实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制度的城市。
价格改革,既丰富了市场,也方便了市民。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