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8年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均价以424.1美元/吨,创2008年月度进口均价新低后,今年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均价跌破400美元/吨,下滑至395.3美元/吨,同比下降26.4%,环比下降6.8%。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豆进口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影响,预计二三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将不断增加,2月份大豆进口数量将达到320万至340万吨,3月份的进口数量将在350万吨以上。“这是因为我国政府积极收购国产大豆,支撑了国内价格,进口大豆的价格远低于国产大豆,这促使国内的贸易公司转向低廉的进口大豆。”
进口大豆成本下滑一般情况下,进口大豆成本主要包含三个要素: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美湾大豆基差以及海运费。据监测,截至2月24日,美国至中国的海运费已经涨至37美元/吨左右,较去年12月末的23.34美元/吨上涨了58.52%,较2008年年内低点(20.98美元/吨)的涨幅更是达到76.4%。尽管近期国际海运费价格持续反弹,但由于美湾大豆升水下降,加之CBOT大豆期货价格回落,使得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仍旧继续下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美国大豆出口不畅打压期价。3月5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出口触及6个月低点,截至2月26日当周,大豆出口销售总计15.58万吨。出口的低迷令大豆期价承压,美豆5月合约3月5日下跌1.89%至852美分/蒲式耳。据悉,目前海运费占进口大豆成本的比重已由高峰时期的1/3回落至目前的不足1/10,因此,在另外两个因素出现下跌的压力下,国际海运费的反弹对于进口大豆成本价来说实在是“独木难支”。
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02.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2%;价值12亿美元,下降35.2%。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因为1月适逢春节假期,当时很多压榨商减少产量。同时,1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占8成,自阿根廷进口大幅下降。1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大豆245.6万吨,增长5.6%,占同期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81.1%;同期,自阿根廷进口45万吨,下降57%。业内人士解释:“这和国际市场大豆的上市时间有关,美国大豆在每年的10月上市,因此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3月都是美豆在供应市场,而4月份以后南美大豆才会大量上市。”
进口数量将仍维持高位
记者了解到,2008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达到3743.6万吨,较2007年3082.1万吨的进口量大幅增加661.5万吨,增幅达到21.5%,连续第4年创下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分析人士指出,为稳定国内粮价,保护豆农利益,国家自2008年10月末开始,在东北产区展开的连续收储行动,支撑了国内大豆的价格,随着近期进口大豆价格不断下降,加上进口大豆的出油率明显高于国产大豆,所以大豆进口量的规模将仍然保持在高位。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持续增加,进而带动国内饲料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其他饲料蛋白原料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国内饲料养殖业对豆粕(2621,23.00,0.89%)需求强劲,导致国内大豆压榨量逐年提高,是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我国大豆蛋白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国内传统大豆蛋白食品需求不断增加,食用大豆消费需求逐年增加,国产大豆压榨量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导致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增强,也是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我国是一个食用植物油严重短缺的国家,最近两年每年都进口800多万吨的食用植物油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这也是刺激国内大豆进口量和压榨量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大豆除了进口数量会有所增长外,进口价格将进一步会下降。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JoeGlauber在近期表示,美国2009年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将达到7700万英亩的创纪录水平,较去年增加130万英亩,预计美豆在2009/10年度种植面积、单产、产量均有大幅的增加,因此受国内和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的影响,市场供应将比较充足,因此我国大豆的进口价格还会有走低的趋势。
“洋豆”冲击仍将继续
进口大豆较低的价格无疑会对国产大豆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但是国储托市政策的“挺价效应”始终不减,限制了国产豆价的跌势,确保豆农利益。预计在国际市场价差优势存在的前提下,加工企业出于利润考虑,仍将会选择进口大豆进行生产,因此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还将持续,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将会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春播在即,农户不得不抓紧时间销售手中大豆存货,以获得资金准备春播。而且天气转暖大豆储存难度增加,鉴于此种情况4月之前可能会有销售高峰。但是,市场压力依旧,目前国家收储仍是支撑市场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在外围市场转弱的影响下,国产大豆也将继续承压。预计近期国内市场易跌难大涨,以弱势震荡为主。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