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新闻报道

重庆这样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日期: 2019-08-09
字体:

91项目标任务 206项具体举措

  

  《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涵盖了91项目标任务、206项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将给企业带来什么?

  “《方案》针对我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群众办事创业增便利。”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对企业而言,《方案》中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干货”,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方面。

  概括起来,《方案》包括六大亮点。

  亮点1

  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所谓全生命周期服务,即从企业诞生,到最后退出,都有一套服务的机制。”该负责人称。

  为方便企业开办,《方案》提出通过自主申报企业名称、降低印章刻制费用、推行企业开办“容缺受理”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便利。《方案》明确,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员工参保登记3个工作日以内办结,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

  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方案》要求通过减少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将建设项目(除特殊项目外)用地预审等事项全面下放至区县实施、建成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领域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等举措,加快审批便利度。

  企业用水、用气、用电、用网方面,《方案》要求通过推广互联网等措施,降低企业各项服务设施接入成本。

  财产登记方面,《方案》不仅优化了企业财产登记流程,还要求2019年底前实现将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抵押注销登记、查封及解除查封登记、异议及注销异议登记实现立等可取。

  纳税方面,《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实现退税审核、退库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有效缩减退库办理时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为方便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方案》要求将7×24小时通关服务保障从航空口岸向水路、铁路、公路、邮局等口岸和监管场所逐步延伸,实现所有口岸全覆盖,全天候实时通关。

  对退出的企业,《方案》要求出台破产案件简化审理工作机制、实现府院协调机制常态化运转、完善庭外兼并重组与庭内破产程序衔接机制,提高办理破产效率。

  亮点2

  提高部分贷款类别不良容忍度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为此,《方案》提出,建立健全财产登记确权制度,优化和推广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归集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信息为公共信用、金融授信提供参考,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扩大银行征信系统覆盖面。

  《方案》还特别提出,提高部分贷款类别不良容忍度。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精准扶贫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从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2个百分点放宽到3个百分点,建立健全贷款授信尽职免责制度。

  亮点3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也是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该负责人称,《方案》提出,通过开展辖区上市公司违规关联交易排查、推动建设纠纷多元化化解平台等措施,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

  同时,通过打造智能辅助办案平台、建立“易法院”移动电子诉讼系统、支持律师凭律师调查令依法调查收集证据等举措,妥善解决商业纠纷。

  此外,通过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布局非诉纠纷解决机构、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提升知识产权经济效益,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权益不受侵害。

  亮点4

  用数字化创新政府监管

  政府这只手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方案》提出,通过建设“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监管工作平台、完善重点领域政务诚信档案、建立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建设“数字重庆”云平台和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等方式,着力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方面,通过完善全市统一的招标投标电子系统、推广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云平台等举措,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着力建设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市场。

  亮点5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在政务服务方面,《方案》提出将“渝快办”打造成为全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网上总平台、总门户、总枢纽,打造利企便民“政策直通车”,实现利企便民政策全景展示、精准推送、“一站式”发布。

  同时,我市将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通过整合全市各类公共服务渠道建立“12345一号通”问政咨询平台等举措,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

  亮点6

  加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

  “加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也是《方案》的一个亮点。”该负责人称,包括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面落实民间资本参与本市重大工程建设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开放机制等。

同时,我市将推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优质供给,提升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水准,推进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优化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和综合立体交通指数等,提供创新、人才、市场准入、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环境,着力推动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重庆日报2019894记者 曾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