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级审批项目精简率逾六成 打造平等市场环境开放国际环境
今年初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按照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部署,针对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谈到重庆经验,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首要是深化简政放权改革,营造高效服务的政务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企业负担;立足平等全面依法保护,打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环境。
精简审批、切实减负、立法保护、开放包容
在深化简政放权改革,营造高效服务的政务环境上,该负责人介绍说,一是推动行政审批权“瘦身”,着力精简审批环节。比如,全面精简事前审批,市级审批项目由本轮改革之初的1100多项,精简为目前的500余项,精简率超过60%,区县审批项目精简率普遍达40%以上。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着力精简办事时间。三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精简制度成本。建成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所上线的5.1万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一体化办理。
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企业负担方面。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赋予企业更多自主决策权。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各类资本均可在全市自由进入。二是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构建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机制,今年市级各部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累计查询信用信息180万次。重庆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在全国重点城市位居第二。三是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修订“企业减负30条”政策,今年以来为企业新增减负300亿元以上。深入推动售电侧改革试点,电网输配电价改革每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7亿元。积极探索油气体制改革,建成我国第二个国家级油气交易中心,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改革每年降低企业用气成本6.78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1100亿元。
在打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上,立足平等全面依法保护。一是确保政府出台政策公平。建立市级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有关行为,确保在有关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启动建设重庆首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构,挂牌运行中国重庆(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式、重庆市家居建材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在推动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环境上。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度,加快外资体制改革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新格局。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培育形成“四自一简”“3C免办”等6个国内首创实践案例,平均为企业节省60%的时间成本,直接资金成本下降50%,截至5月底,自贸区范围内新落户项目1088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4018.17亿元;新增企业15901户,占全市新增企业比重9.2%,其中外资企业281户,占全市比重22.4%。
政府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目前,重庆市企业办事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政府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营商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一是企业申办需进一步简化。按照国家现行规定,企业开办需提交的申请材料仍较复杂,填报的数据还比较繁多,限制了行政审批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企业设立登记为例,公司章程已经约定各项决策内容,但仍需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表格,股东、高管签署的各项决议、文书等资料,企业普遍反映开户环节较多。企业开立基本账户需向商业银行提交申请资料,再由人民银行审批,企业普遍反映开户耗时较长。
二是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改革存在一定阻碍。信息共享尚未完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数据互不兼容,制约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企业重复提供材料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改革措施有待进一步规范。重庆市已将水电气讯等市政公用服务纳入审批流程统一规范,但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并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要件过多。工程建设审批需要经过立项、用地、规划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事项,由于征地拆迁或规划手续不齐备,工程建设中往往出现项目已实际开工甚至完工却无法办理施工手续的情形。
三是不动产登记农村区域存量数据比较薄弱。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地形地貌多样,耕地、林地宗数多、单宗面积小。统一登记前,绝大多数农村土地房屋登记采取皮尺丈量、手工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以亩产折算面积”的“习惯面积”,权属未落地、未上图,也未建立数据库,登记业务采取台账式管理,地块的四至边界采用描述性语言表述,凡遇土地价值显现的时候,矛盾纠纷就会凸显。
谈到下一步工作,该负责人表示,一是国家层面从立法的角度,进一步整合各种申请材料,简化申请手续,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优化企业开立银行基本账户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
二是建议国家层面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深化改革。构建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坚持“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改革顶层设计,强化对地方的指导和督导,将典型经验在各省份推广。适时修改《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减少施工许可的前置,真正为施工许可“松绑”。
三是建议加大对农村区域基础数据建设的投入。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制度,建立权属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间工作衔接、业务衔接等具体办法;加大对农村区域基础数据建设的投入,适时部署农村全域地籍测绘和各类不动产权利数据融合工作,夯实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力度,构建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1+X”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正确处理公职人员与企业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按照“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的政商交往原则,坦荡真诚同企业家交往,了解实情,靠前服务。
(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09月05日 记者|李平贵 杨虹 中国发展网记者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