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的通知
渝发改合作〔2021〕1449号
关于印发《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人民政府,四川省广安市、达州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已经川渝两省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的批复》(渝府〔2021〕57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97号)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1月10日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以下简称示范带),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97号),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规划建设示范带,有利于共同保护明月山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二)有利于推动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示范带,有利于整合两省市环明月山相关区县特色优势资源,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配套、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速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联动川东北渝东北其他区县实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三)有利于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规划建设示范带,有利于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有效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为跨省毗邻地区探索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提供经验。
二、基础条件
示范带规划范围为重庆市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及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以下简称7区县)内的明月山山脉及两侧毗邻平坝区域等,面积约7200平方公里。
(一)区位地理条件独特。毗邻重庆中心城区,是川渝东出北上的重要通道,是三峡库区绿色发展的纵深和经济腹地,拥有长寿港和达州机场、梁平通航机场,紧邻万州新田港、忠县新生港和万州机场,襄渝、成达、渝万等铁路和包茂、沪蓉、沪渝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已初步构建至成渝“双核”及周边城市2小时交通圈,多式并联的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二)生态环境本底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2%,常年空气优良天数330天以上,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是重要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基因库,竹、柚、茶、椿等资源富集,其中100万亩绿竹连片成林,有寿竹、楠竹、苦竹等竹品种300余个,被誉为“中国竹类博物馆”“中国竹子基因库”“中国寿竹之乡”“中国绿竹之乡”,是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御临河和渠江支流明月江等河流的发源地。
(三)绿色产业基础较好。拥有梁平柚、垫江晚柚、长寿血脐、邻水脐橙、达川乌梅、大竹苎麻、开江豆笋等农特产品品牌。依托长寿国家级经开区和梁平高新区、垫江高新区、广安高新区、川渝合作高滩园区、达州高新区、大竹经开区、开江经开区等7个省级高新区(经开区),集聚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环保建材、消费品工业、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拥有国家4A级景区12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9项。
(四)合作交流日益密切。7区县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分管副区县长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办公室四级工作体系,在市场监管、商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环保、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深入对接,建立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重大项目库,先期谋划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重大项目。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入实施重庆“一区两群”和四川“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构建自然和谐生态环境、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舒适宜居生活空间,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样板。
(二)发展定位
——绿色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聚焦绿色产业共建共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管等,探索促进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制度创新成果,为跨省毗邻地区绿色制度创新提供经验,示范引领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
——生态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依托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共同培育精品民宿、森林康养、观光体验、绿色农业、山地运动等生态产业,适度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拓展延伸生态产品价值链、产业链。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明月山生态环境优势,构建绿色田园、古朴乡村、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构建现代、便捷、绿色、安全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多层次、跨区域、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网络,探索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示范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发展格局。
——绿色空间基本构建,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一体化保护和发展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7区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5%。
——绿色环境更趋优化,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7区县地表水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的比例达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340天,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以上。
——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明月山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基本成型,现代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产业形成规模优势,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环保建材、消费品工业、新能源等环保产业基本实现集群化发展。
到2035年,绿色空间更加优化,绿色制度更加健全,绿色产业体系趋于成熟,国家级休闲旅游胜地全面建成,城乡人居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现,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地。
(四)空间布局。立足示范带地形地貌特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交通基础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推动形成“一廊两片多组团”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廊”,即明月山山脉绿色发展廊道。依托明月山丰富森林资源和多元文化旅游资源,对标浙江莫干山,共同创响明月山休闲度假旅游品牌,重点发展森林康养、自然体验、精品民宿等产业,共同营建清洁优美的绿色环境,创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两片”,即明月山东西两侧毗邻的平坝区域。依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等,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多组团”,即明月山区县联动发展的功能组团。依托各区县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经开区),加快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引导三峡库区及其他生态功能区人口向组团集中,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和重庆都市圈产业转移,联动发展绿色制造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环保建材、消费品工业、新能源等产业组团,形成层次丰富、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绿色一体化发展动能。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共同实施明月山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有效发挥森林、湿地、土壤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立明月山林木资源数据库,开展森林防灭火和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共同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退耕还林、退化林修复等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协同管护好平畴沃野,实施净土保卫战,联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湖库生态修复,合理开发湖库资源。按需划定明月山水系生态蓝线,实施明月山湿地保护、明月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立水资源联动和水环境联防联治机制。推进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
(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做优做强绿色农业,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培育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生态畜牧(草食)等优势产业,联合创建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农副产品保供基地。发展壮大绿色制造业,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实现存量产业绿色升级和绿色产业增量培育。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串联核心文旅资源,发展旅游与康养休闲、自然体验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打造全国知名的明月山文体旅品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三)打造舒适宜居生活环境。统筹城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构建环城生态屏障,实现森林与城市深度融合,共建明月山森林城镇群。协同增加多层次、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模式,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共建美丽巴蜀·宜居乡村。依托具有特色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培育一批中心镇,打造美丽宜居村镇升级版。
(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共同推进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广安至涪江至柳州、长垫梁等铁路项目建设或论证。联合推进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建设及渝宜高速长寿至梁平段扩能改造,推进大竹至垫江至丰都至武隆、合川至邻水至长寿至垫江、城口至宣汉至大竹至邻水至渝北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开展两江新区至长寿、金垭机场至周边区县、垫江至梁平至开江至开州、大竹至梁平至新田港、达州至开江至梁平至新生港等物流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推进S316线蓬溪至广安至邻水至垫江、S508线大竹至邻水至长寿前期工作。加强水资源配置,谋划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协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依托梁平机场发展通用航空,搭建明月山通航运输网络。联合推进长寿港建设,构建铁公水联运基地。
(五)创新绿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统一编制、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联合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各级各类规划成果统筹衔接。探索建立财政协同投入、成本共担、税收分享等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统一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检测监控“一平台”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实现信息互通、结果互认、平台共用。探索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建立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统筹招商引资政策。探索文旅资源联合开发体制机制,组建跨区域联合开发平台,实现跨区域重点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示范带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和分管副区县长协调会商机制,研究解决、督促落实重大合作事项,发挥联合办公室和专项工作(项目)办公室作用,推进跨区域专项工作或重大项目建设。统筹编制示范带发展规划及绿色产业、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两省市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示范带建设的指导协调,在重点项目、资金安排、产业扶持、资源配置、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共同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示范带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共同制定跨区域重点项目用地支持政策。共同推动电力、油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互济互保、互惠互利。加强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资源节约等领域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绿色科技成果与示范带产业需求对接机制,打造绿色生态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三)强化督促落实。7区县共同制定示范带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定期在7区县党政联席会议上通报情况。
附件: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空间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