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辽宁公用电话实行双向收费 接听电话也要计费

日期:2003-02-09
  新闻提示:自2月1日起,在辽宁地区公用电话开始实行“双向收费”。举个例子,如果您花0.4元在公用电话打了一个传呼,而对方回电话的时候您还需花0.2元接听, 公用IC卡电话接听也要按时计费。新规定实行已经一周,沈城的公用电话亭执行情况怎样?公用电话亭业主和市民对这项规定反映如何?昨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暗访执行 规定都知道 执行有参差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大部分公用电话亭对新的规定都了解,并且把电信部门的有关通知贴在醒目的地方。记者在中山路999收费大厅旁的一处公用电话亭看到了这样的一 个通知,明确规定从2月1日起接听来电也要收费0.2元。看管公用电话者告诉记者:“这个规定我早就知道了,但是具体怎么执行还不清楚,所以现在打传呼只要不用很长时 间,我也没有收费,等过几天看看再说吧。”   在中街周边的几家公用电话亭里,记者都看见了通知,电话亭的业主普遍认为这个规定很好,但是一些业主承认在收费的时候麻烦不小。一位30多岁的女业主向记者大吐 苦水:“你说现在这有些人的素质怎么就那么低,接传呼收费也不是我规定的,就有人和我嚷嚷说我乱收费,我把通知给他看他还骂人。”据这位女业主说,大部分打传呼的 人不知道收费变化了,总是要多问上几句,很不甘心的样子,费了她不少口舌向他们解释。   也有极少数的公用电话亭业主在执行规定的时候搞“猫腻”。在三经街一家装有公用电话的书报亭,记者装作要打传呼问:“打传呼多少钱?”一个40多岁的男子拉开小 窗子说:“还是0.4元嘛,但是对方回传呼你接也要花0.4元。”记者吃了一惊:“那我总共不是要花0.8元?这是什么时候规定的?”该男子一边关窗子一边说:“一直就 有这规定了,国家规定的,你爱打不打。”记者又问:“2月1日出台新规定不是说,花0.6元就可以打电话吗,怎么变成0.8元了?”回答记者的是“砰”的一声关窗户的声 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有许多打公用电话的人花了0.4元打了传呼后,就捧着回话的话筒不撒手,不花一分钱聊起来没完,既影响别人打电话又给公用电话的业主造 成了很大损失,因此一些公用电话亭的业主就私自规定“禁止打传呼”、“打传呼接听另收费0.4元”,拒绝或者变相拒绝受理打传呼业务。   明问态度 公用电话亭主——用了就交钱 是个好政策   “不论打电话接电话,使用公用电话就应花钱。”一位经营书报亭和公用电话的业主这样说。这位业主说:“一直有一些人打了传呼后,接听电话时说个没完没了,其他 急于打电话的人干着急排不上。随着手机的普及,又有不少人利用手机的来电显示功能,把手机当传呼机使用,利用公用电话让对方回电话,这样打公用电话就不用多交钱。 他们省了钱,可我们经营的公用电话让人使用很长时间却不能收费,让我们蒙受了损失。实施接听电话交费的规定,从法律上保护了公用电话经营者的应得利益。”   许多公用电话业主反映,近几年打公用电话的人越来越少,生意不好做,如果再遇到一些打了传呼以后就没完没了接电话的人,他们损失很大,所以公用电话业主们普遍 欢迎这项规定的出台。   打电话者——有欢迎有质疑 反应各不同   在沈河区打工的李炎告诉记者,昨天他在一经街的一个电话亭打了个传呼,然后接听了对方的回话。当老板告知他应交0.6元时,他第一个反应是电话亭主违章收费,不 甘心被“宰”的他立刻与业主争执起来,该业主指着窗户上贴着的一张由辽宁省通信管理局、辽宁省物价局联合发布的公告告诉他,0.4元的打电话钱和0.2元的接听电话钱, 总共0.6元,这是新发布的收费标准。李炎当时交了0.6元的电话费,但他认为这样有点贵。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IC卡电话被安装单位和附近的市民当成了“免费接话处”,电话的号码被当成个人使用的电话告诉了亲朋好友。一位姓徐的老大娘向记者反映,她 住的地方学校多,喜欢打电话和朋友聊天的学生也特别多,在天气暖和一点的晚上她所在的小区几部IC电话就被一些学生“包”了,别人根本别想用。徐大娘曾经问他们这 样是不是要花很多钱,那些学生说都是网友打来的,根本不花钱。徐大娘说:“我觉得这种行为不是很好,所以我赞成接电话也收费,这样他们就不能那么没有顾忌了。” 来源:辽沈晚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