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洋药店”什么样

深圳:“洋药店”什么样
在深圳的一个居民小区里,有一家普通的药店,去年9月,这家药店“变脸”了,成了出现在我国的第一个“美式药店”。
“洋药店”的定位
“洋药店”开在深圳福田区一个热闹的居民小区里,面积不大,130平方米左右,像一个小型超市。除了处方药被隔开外,开放式药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感冒药、消化药、护肤产品等,顾客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还可以咨询驻店药师。
处方药品架上贴了这样的善意提醒:如果您有下列情形---药物过敏、怀孕、已服用其他药物,请告诉我们的药师,值班药师的姓名就写在旁边。
从外表来看,整个药店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店牌上醒目的medicineshoppe字样提醒着我们,这是全美第五大医药零售商的一个海外加盟店。
谭庆伟是位年轻的驻店药师,已经有近4年的国内药店工作经验了。“洋药店”开张后,她来到这里工作。
我问谭庆伟,和以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谭庆伟说主要在于培训不同。“洋药店”的培训课程告诉她们与顾客交往要尽量使顾客满意。她说:“药店直接面对购买药品的顾客,遇到抱怨最多的一是价格,二是药品不全。如果有3个顾客反映同一种药品不全,我们会向总部建议采购;如果价格不满意,可以在7天内退货,有时候包装盒都拆开了,我们也退,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前碰到顾客不满意退货,我们会维护药店利益,在顾客身上找原因,现在不一样了。”
这家规模不大的药店,开张第一周销售额就比转型前增长了92%,主要服务于附近的居民,是个方便的社区药房。
“洋药店”的来历
“我们和麦当劳一样,是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进来的。”该药店总经理解释说。
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本来是深圳市的一家拥有200家直营药店的药品零售企业,它先与美方组建中美合资企业,然后才在中国市场启动MedicineShoppe特许经营项目。也就是说,该中美合资企业实际上是花钱买来了MedicineShoppe国际化的经营理念、运营机制和专业药房形象,通过国外成熟的技术和品牌来重新改造海王星辰部分药店。海王星辰希望利用这个“特许经营”,把自己的直营药店打造成中国药品零售业中的“麦当劳”。
去年年底,海王星辰属下的5家零售药店也披上了美式外衣,成为MedicineShoppe的加盟店。
事实上,所有这些药店并不是完全的美式经营,比如商品规划支持上,并没有国外采购部分,国际化的进货渠道专一和流通环节成本方面的优势并没有体现,药店负责人说:“目前我们主要在做前端,也就是店面管理是美式的,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理念。”药店没有放弃中国特色,比如内部还开设了深受居民欢迎的中药铺。
“洋药店”的冲击
药品零售市场至少有20%的丰厚毛利,对外资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从今年开始,我国将逐渐放开药品分销服务,允许外商以合资的形式在我国开办药店,并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零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业内人士认为,“洋药店”的悄然登陆,一方面带来了新的营销和管理理念,将使医药零售业与国外迅速接轨。另一方面,“洋药店”的“大军压境”,也不可避免对本土药店,包括民营药店带来冲击。
对大部分顾客来说,"洋药店"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专业的药房服务,就是说药店能够提供专业的药师对医师的处方进行判断,提供给患者用药指导。同时,一个好的社区药店,还需要对服务人群进行疾病追踪,成为社区健康与医药信息来源的窗口,对社区中特殊病患者提供专科的药学帮助。
民营连锁药店如何看待“洋药店”的进入呢?二天堂连锁药店总经理张科说:“我们欢迎竞争的存在。”他解释说:“洋药店的现代连锁经营模式,包括管理技术、营销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外国药品零售企业基本上建立了成熟的作业流程,能有效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例如我们通常盘点要半天时间,他们只需要一两个小时。”
张科强调说:“应付危机的最好办法是练好内功,加强人才的培训,在竞争中多学习,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预见的是,洋药店登陆必将给我国药品分销业带来更多新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