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预测

市场与预测
阿维菌素产销分析预测
我国阿维菌素原料药的生产企业主要有8家,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从数吨到数十吨不等,已经超过了目前国内的需求。前几年,该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一降再降,从上市初的每公斤几万元迅速下降到3000元,2003年最低时竞跌破1000元。2004年许多企业因此而减少了生产,2004年3月初该品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状况,价格大幅回升,平均价达到1730元/公斤,市场出现有价无货。我国阿维菌素产量的30%~40%用于出口,2004年该品出口呈现3个特点:一是出口量逐渐增加,价格也节节攀高;二是生产企业自营占出口总量的97.85%;三是出口区域主要集中在巴西和西班牙。分析该品后市前景乐观。1、农村市场需求急剧增长。2、出口持续增长。3、兽药市场份额稳定增长。
浅析当归市价走势
当归自去年价升以来,一直为药商所关注,目前由于受市场整体萧条影响,走势减缓,市价下滑。该品后市能否反弹价升,成为多商关注的焦点。现将该品的行情变化情况总结如下:
一、概述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高山植物。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归等,为中医妇科要药,以根供药用。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血虚闭经、痛经、贫血、血虚头疼、跌打损伤等症。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等地。是我国40种常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全国年需求量约1500万千克,每年还有部分出口。
二、历史回顾及目前市场现状
1950~1975年间,当归的价格一般在1~2元(千克价,下同),这个时期因物价较稳,国家对药材销售又实行统购,行情变化不大。1980前后因种植有所缩减,价格上浮为2~3元,走动仍较平稳;1985年5月份,该品价格升速加快,由往年的2.5~3.3元上升为3~4元。在此价格下,种植当归的收益明显高于其它作物,农民开始大量发展种植,从而使该品产量逐年递增,价格随之下滑。至1987年该品价格又落到2元左右,价低市滞,药农种植亏本,种植面积开始大减,产量供不应求,价格再次上浮;1988年曾一度猛涨为10~12元,在高价的刺激下,产量再次增加;1990~1991年期间,其市场价格再次下滑;1992~1993年种植虽有缩减,但丰厚的库存抑制了当归价升;1994年受减种减产及市场库存量减弱的影响,价格开始上升,至1995年春天时,价格升至7元,10月份又由7元升至8~9元。1996年受盲目发展及丰收的影响,价格又开始慢慢回落,1月份7.3元、2月份7元、4月份6元;1997年市场变化基本不大,价格仍在5.5~6.5元之间徘徊。1998年上半年,受人为炒作影响,价格扶摇直上,1月份7.3元、2月份8.3元、3月份9.5元、4月份达到历史最高峰10~12元;物极必反,当归终因面积发展较大,产量大增,加上当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严重受阻,导致该品一路下滑,6月份8元,至12月份便落至6.5元。1999~2001年,当归价格一般在5.5~6.3元之间浮动,望着连年价上升无望的当归,药农又一次失去种植信心,面积不断缩减。步入2002年,当归主产地甘肃遭受了严重干旱,使本来种植面积已大量缩减的当归更是雪上加霜,产地及市场部分药商见该品商机又浓,纷纷抢购,从而带动该品2003年市畅价扬;2004年药市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多数药材转迟价落,当归也和其它品种一样,今年的行情不如去年。
三、后市展望
当归药用量巨大,由于目前全国药材市场一片萧条,经营商多随购随销,不敢盲目吸货库存;而持货商见该品价格不升反降,惟恐销迟被套,纷纷积极推销手中货源,使市迟的当归一时更显货丰,价格上升无力。业内人士透露,随着全国药市的慢慢复苏和药材出口的转旺及该品库存的货源不断被消化,当归后市走势看好。
印度生技制药产业发展潜力大
台湾地区生技中心产业分析师认为,由于具有一流的科研人才、世界级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学名药产业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印度新兴的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药品生产国,与生技制药产业相关的公司约有800家,其中50家致力于先进的生技开发和应用,产品包括疫苗、检验试剂、酵素和生物杀虫剂等。目前生技产业年产值约39亿美元,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到67亿美元。
尽管现阶段印度的生技制药产业仍由学名药厂主导,但近年来印度已积极将其生产学名药的优势应用于生技产业。许多公司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授权,强化了生技产品的开发和制造能力。现在跨国公司活跃于印度的生技市场并主导印度大部分的生技制药产业。印度的生技产业正逐渐朝着成为国际委外研究和制造中心的目标发展。
天然牛黄贵过黄金人工牛黄走缓价落
自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禁止“安宫牛黄”等42种临床急重病症急救用药用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的通知后,广州药市天然牛黄销价,以万元的速度走高。日前,市场上纯正天然胆黄,已升沽15万元(千克,下同),正品天然管黄沽4万元上下,同比价升在50%和81.81%,两品俱是深藏,待善价而沽。人工牛黄销路转窄,销价下垂,日前有沽280~250元,同比价下跌37.5%,持续走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