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专家提醒:近视手术谨防高科技治疗误区

日期:2005-05-11

                    专家提醒:近视手术谨防"高科技治疗"误区

 
    近年来,国内不少医院都推出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吸引了不少近视患者前去就诊。但有关专家指出,手术治疗近视其实早就开始在市场上推广,许多当年实施过近视手术的患者都面临着返工的境地,而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并非万能,不一定适合所有近视人群,实施手术还需慎重。
  据在法院工作的郑先生称,自己本来有600度的近视,在10年前,由于要参军入伍,就花数千元在医院做了当时颇为流行的PK近视手术,手术获得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先生在去年开始发现自己视物时眩光的感觉。今年春节过后,这种状况开始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开车的时候。经过医院的检查,他的角膜居然已经呈现丘陵状态,而正常的角膜应该是光滑的锅底状,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校正。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对PK近视手术趋之若骛的人现在开始大量进入医院"返工",痛苦地接受再次手术。
  江西一医院眼科中心的黄主任介绍说,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虽然从技术上比当年的PK手术要先进,但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手术者的年龄一般要在18周岁以上,因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眼部还没发育完全,屈光度也不稳定,如果过早接受手术,术后视力有可能会后退,影响预期的效果。因此,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年龄在18到50周岁之间;二是近视度数要稳定两年以上;三是无其他严重眼病和眼科手术史;四是无糖尿病、胶原性疾病以及疤痕性体质。
  专家提醒,近视患者在做手术前尚需谨慎思考,没必要去盲目跟风,谨防进入"高科技治疗"的误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