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车商幸福拐点尚未到来 汽车销售谷底见光

日期: 2005-06-29
字体:

    上半年产销的持续增长,让汽车业得以喘息。然而利润的大幅下滑,表明大部分企业依然在谷底徘徊。可以欣慰的是,消费者和竞争对手都在趋于理性。
    市场对价格战说“不”

    去年此时,为缓解销售不振、库存增加的压力,领头羊上海大众与上海通用全线调价,彻底打开了价格乱战的闸门,大小汽车制造商纷纷跟进,整个市场竞争“惨烈”之极,一个流传甚广的帖子甚至预言,到2005年年中汽车价格会彻底崩盘,15万元以上新车身价将贬值一半。

    然而,今年上半年车市出人意料的平静。除了1月份丰田花冠、国产宝马价格有较大下调外,后续罕见超过万元的价格跳水。记录全国汽车价格变化趋势的“中国汽车价格指数”自2004年1月起持续下降,最低点出现在2004年12月,之后便有所回升,并保持平稳走势。

    在北京最大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里,“降价”、“促销”的广告条幅和宣传海报明显减少。“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该市场信息中心副部长且小刚连续用了3个“平稳”总结上半年特点:市场增长很平稳,价格很平稳各方心态也比较平稳。

    国家统计局公交司专家江源认为,今年厂商排产计划都很保守,有的甚至减少产量消化去年库存,扭转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且小刚则以小心谨慎、大气不出,小步前进或原地踏步形容厂商的心态。

   消费者想出手时就出手

    不打价格战,销量反上升。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5月轿车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4月全国轿车产量时隔13个月首次创出历史新高,而5月份轿车销量又同比增长22%。

    “消费者认为现在买车要放心了许多,不再担心今天买车明天降价。”一位经销商说。国家统计局江源分析也指出,降价风的减弱使消费者产生预期稳定感,释放购车意愿,是市场回暖的重要原因。

    但与去年中高档轿车受宠热销不同,经济型车持续热销是推动全国市场好转的最大亮点,占据今年前5月轿车销量排名前三位的伊兰特1.6、夏利TJ7101U和奇瑞QQ,累计销量分别达到5.8万辆、5.1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8倍、3.9倍和99%。

    北方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郝殿英认为,消费者购车观念不断趋于成熟,不再持币待购,也不盲目追求新车名车。

    行业盈利下降的危机

    对汽车厂商来说,虽然产销有所增长,但幸福的“拐点”尚未到来。现在他们面临的最大麻烦是:盈利在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汽车行业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近2%,但盈利下降近57%。

    不远的过去,汽车暴利曾是让其他制造行业最艳羡的。2004年的价格战结束了轿车高利润时代,大部分企业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利润高点,之后连月下降,今年1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更创出了2001年以来的历史低点。

    证券分析师指出,汽车业盈利与产销增长的背离状况,是钢材等原材料成本高涨和汽车业产能扩张迅速所引发的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厂商大家拼命降成本

    降低成本由此成为当前各汽车制造商的头号任务,甚至关系到一个厂商生死存亡的大事。

    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提高国产化率”成为2005年各合资汽车企业的口头禅。据悉,每100欧元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如果在国内制造就能够省30欧元。在提高向国内企业采购零部件数量的同时,各汽车厂商展开了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的竞争比赛。

    从2004年到现在,一大批发动机项目上马,从各大汽车公司公布的新增发动机产能计划来看,有近200万台的产能已经处于开工或建设之中,为今后整车生产做准备。其中包括东风有限汽车公司乘用车公司发动机新工厂(年产36万台)、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公司(13万台年产能)、东风本田发动机厂(年产能12万台)、上海大众年产30万台的发动机项目、福特在南京的35万台产能发动机厂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