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山规模养畜难题 黔江牛羊猛增4倍
日期:2005-10-17
大中小

黔江区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对天然草原的恢复与建设,破解了高山规模养畜难题,新建和改良草地5万亩。目前,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区饲养牛6500头,山羊2.66万只,均比恢复与建设前增长了近4倍。
黔江区草业资源丰富,共有草场面积97.6万亩,可利用面积86.5万亩。但牧草品质较差,利用率低,牲畜发展迟缓,草食牲畜产值占牧业产值比重偏小。
近年来,该区因地制宜,实施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启动了麒麟地区草食牲畜示范带建设。经过开发建设,项目区新建草地1万亩,改良草地4万亩,提升了草场质量,人工割草地亩产鲜草提高到3500公斤,放牧草地亩产鲜草提高到1500公斤,豆科牧草比例提高到30%以上,牧草利用率提高到75%(改良前只有30%),增加了草场单位面积的载畜量。
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黔江区加大了草食牲畜的发展力度,以区域开发为重点,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草食牲畜发展。针对冬季饲料是制约草食牲畜发展的“瓶颈”,修建了秸秆青贮池,利用技术手段解决了牲畜的越冬问题,破解了高山规模养畜难题。
同时,实施补助政策。良种繁育户每建一间标准的牛、羊圈舍,经验收合格,每平方米补助15元。此外,还在建青贮池、山羊药浴池及购买西杂能繁母牛、能繁母羊等方面给予补助。区畜牧部门对饲养大户无偿提供品种改良、防疫技术服务。
通过示范带动,黔江区草食牲畜发展迅猛,今年全区共饲养牛9.8万头、山羊5.1万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3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