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处方药营销走进品牌整合时代

日期:2005-10-20

 

    一直以来,医药市场中临床推广模式与OTC营销模式同时并存,两者可谓各有千秋,泾渭分明。但近两年来,临床推广模式遇到了诸多障碍与难题,不少医药企业纷纷谋求新的发展空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药市场格局。由于一些患者只是被动接受医生处方,不少在业内享有盛名的医药企业,在大众化市场却默默无闻,甚至可以说毫无知名度。这些企业在拥有市场占有率与利润的同时,为了提升患者对自身产品的指名购买率,开始谋划品牌出路,希望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品牌知名度,以应对自主消费型市场。因此,一个新的营销现象开始出现:把处方药当OTC"卖",处方药企业呼唤结束有销量没品牌的时代;多数企业表示要经营品牌,如此才能长盛不衰。
    把处方药当OTC"卖",这个策略似乎为处方药营销开创了一条新思路。细细想来,这样的成功案例还真有不少,很多畅销产品就是处方药,其相当部分的业绩来自零售药店。当然,这里指的是部分药品,其功能大都具有保健作用,在安全性方面与OTC比较接近,只是因为批号问题,划为了处方药类。
    从曲美、澳曲轻的成功营销案例分析,多少可以看到处方药营销中一些OTC运作的策略与手法。还有治疗感冒的严迪、增强免疫力的孚泰转移因子口服液等,甚至早期古汉养生精(没有OTC文号以前)的营销推广,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类似OTC运作的痕迹。当然,目前政策环境不同了,处方药的广告宣传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相应地,营销策略也必须作适当的调整,既不能违规操作,也不能没有宣传推广。主要是看如何巧妙把握一个"度"、如何巧妙借势了。综观目前一些处方药的营销手法,从中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有些值得借鉴的策略。
    商标名与广告语结合
    处方药不允许在大众传媒上做广告,并不等于处方药就失去了大众传媒这个宣传阵地。策划力要解决的就是产品推广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必然会寻找一些奇门怪招,找到捷径与突破口。在策划方面,一些产品必然会在不违背政策法规的情况下,打一些擦边球,寻找"第三地带"。因此,好的商标名字和好的广告对于传播产品信息就极为关键。有巧借名人名字谐音的,有直接从功效利益点上做文章的,也有借助企业品牌的,等等。基本原则就是既要规避政策法规的明文禁令,又要让消费者一看就明白产品的主要用途。有了好的商标名,我们可以宣传名字,可以将商标名揉合在广告口号里。当然这需要创造一个好的机缘。
    也有企业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以特色医疗机构的名义避开对产品的直接宣传,只诉求解决某某症状,通过专家咨询热线、专家门诊来完成产品信息的传播。只要寻找到一个准确的核心宣传点,这种策略的效果往往很不错。
    数据库营销与连锁药店结合
    数据库营销是保健品企业惯用的手法,通过数据库进行会务营销、旅游营销、餐饮营销,甚至直销,可以解决沟通不畅,或者沟通不到位、不深入等问题。数据库营销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丰富、有实效的数据库,这样才有可能开展深度服务营销。相对成熟的数据库营销一旦得体地引入药品行业,特别是通过与患者的深度对话与交流,必将大大促进药品的销售。
    目前,连锁药店已经深入社区,可以通过连锁药店发展会员,为会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跟踪服务,甚至可以提供上门式的健康顾问服务。整理好这些会员的资料就可以建立一个不错的数据库,据此即可开展药品推广的一对一服务营销。这种做法不仅将对社区内的患者产生较好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将辐射到周边地区。
    专家讲座与连锁药店互动
    不少保健品、OTC品种都在沿用专家讲座的形式,而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专家讲座是以自身的权威性、专业的指导服务赢得市场的。因此,处方药企业可借助连锁药店的信誉和资源优势,将过去经常采用的专家门诊进行演变,组织一些退休医生或老专家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强化大众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及保健理念,通过对病理、药理知识的普及教育,结合产品实际,为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和顾问式服务。这样做其实就等于宣传了产品,可有效加深患者的品牌印象与指名认购率。
    采用这种模式时要注意区别于一般企业所组织的旋风式专家讲座。因为与药店合作时,药店等于是一个固定的讲坛,考虑到药店的声誉和品牌的长期策略,专家讲座应尽量提供一些实用的、非功利性的健康知识,让消费者觉得可以信赖,并希望长期得到这种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
    发挥专业媒体的专业化作用
    处方药做广告只能选择专业媒体,这为其宣传推广设置了一道门槛。一些有相当保健养生效果的药品,由于批文的限制,没法向大众展示自身的"魅力"。因此,我们建议把专业媒体作为重要载体,以健康养生、防病治病相结合的软文作为基本形式,强化专业媒体的专业性地位和权威性理念,以药店为中心,举行一些患者参与度高的公益活动开展指导性服务,同时向社区派发这些专业报刊,以达到宣传企业和产品形象的目的。
    专业媒体的最大优势是权威性强,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且广告相对较少,在上面做广告时比较容易跳出,同时还能给消费者以"专业"的感觉,诉求容易得到认同。一些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也取得了较理想的宣传效果。
    巧借大众媒体的优势
    大众媒体不能发布处方药广告,但并不意味着处方药营销与大众媒体就要"绝缘"。很多处方药借助医院专科门诊模式,在大打医院专科门诊广告、推广医疗服务的同时,其背后其实就是在相当巧妙地运作产品。
    同时,借助大众媒体造势,通过软文可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所在企业的美誉度,最终同样会对产品销售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些企业为产品注册了一个好的商标名,借商标名巧妙地引伸出产品功效,然后配一句广告语,再将平面设计得与药品的包装风格(如图案、色彩)相一致,以此构成联想。这种类似品牌传播的方式很容易使受众形成较强的记忆点,只要广告传播的记忆点与药品包装及功效达成默契或吻合,其宣传效果也就达到了。在这一策略的运用上,曲美就做得比较巧妙,其有特色的产品包装和广告语,成为了产品宣传的标志性符号,那个深入人心的模特图片同时也加深了其品牌印象。当然,这与曲美前期大量积累的广告效果有关,但巧妙借势的确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