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俄医药保健品的出口逐年大幅增加,数量和金额的年均增幅都超过50%,目前中国已成为俄进口医药保健品的主要国家之一。据俄海关统计,1996年俄从中国进口的医药保健品只有496万美元,而目前已超过5000万美元,增长了近10倍;进口品种也逐步从单一的原料药向成品药等多品种转变,包括中药材、中成药、植物提取物、医用敷料、医疗器械、西成药、生化药、农药、西药原料等。其中,中成药、西成药、生化药、医疗器械增幅较快。
一、开拓俄药品市场的优势
目前,中国药品和保健品生产呈快速增长势头,供大于求的矛盾开始显现。与此成鲜明反差,俄经济刚刚复苏,药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其本国生产能力徘徊不前。这为我国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制药行业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年平均发展速度,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拥有6700多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多种。
俄现有人口约1.43亿,随着其国民经济的复苏和稳步发展,居民实际收入不断增加,对药品的需求,尤其是对保健药品和用品的需求也迅速增长。2003年俄医药行业整体销售达到55亿美元,专家预测,今后几年俄医药行业的增长势头仍会保持在15%-20%,今年的市场容量将突破70亿美元。近些年来,俄医药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设备陈旧、投资匮乏、技术落后、缺少专利等众多负面因素制约了整体行业的振兴。不仅原料药主要依靠进口,成品药也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实际需要,且国产药品的自给率越来越低。
现阶段,尽管俄经济已开始结构调整并迅速恢复增长,但积重难返的现实使俄医药行业仍维持在低水平上的复兴。中国医药在俄民间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俄居民对东方医学,尤其是中国的传统中医和中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怀有极大兴趣,俄个别大学还设有中医中药课程。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媒介的介绍和宣传,中医在俄逐步扩散,一些中药已打入俄市场,由于确有疗效,价格适中,受到居民的高度评价。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崇尚绿色、回归自然成为时尚。因此,中国的中药材、中成药更受俄百姓青睐,这无疑为中药开拓俄药品市场提供了机遇。
与其它国家同类产品相比,中国药品和保健品在价位上占有很大优势,巨大的利润空间成为推动两国药业经营商共同开发俄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动力。尽管目前尚不能大批量通过正常贸易渠道供货,但这对俄医药经销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我国已经接受了世贸组织规则,掌握了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在俄市场准入标准日渐正规的情况下,中国医药企业借机开拓和投资俄药品市场具备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二、开发俄医药市场面临的困难
俄药品市场发展迅速,但也动荡多变。除其它行业经常碰到的困难外,医药企业可能还会遇到行业的特殊问题。我国中药尚未在国际药典中注册。过去,由于中国医药工业不发达,化学药品多为仿制品,中成药大多在国内消费,所以在国际药典中并没有相应注册。保健品也是近几年刚刚兴起,中国尚未加入世界保健品协会。而俄有关法律规定,在国际药典没有注册的药品,需在俄境内进行临床试验,周期为药品的有效期。因周期长,费用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这个问题将是我们大力开拓俄医药市场的主要障碍。中国药品无序竞争损害商誉。中俄关系解冻后,自发无序的边境贸易一拥而上,许多伪劣产品进入俄境,使中国商品声誉大损,药品和保健品也受到株连并备受冷落。目前借助天时,中国保健品开始在俄市场走俏,但种类繁多且药效被无限夸大,加之恶性价格战,长此以往,必将对我药品出口产生消极影响。欧洲药品竞争压力大。目前,西方制药企业在俄药品市场占据半壁以上江山,其以质取胜的风格和积极科学的营销策略,使其品牌产品为俄消费者所了解和接受。与财大气粗的欧洲药业巨头相对抗,中国新兴的医药企业显得势单力薄。
三、开发俄药品市场的思路
强强联合,整体开发。建议由有实力并愿意开拓俄市场的厂家和商家自愿组成合作实体,有计划、按品种地在俄申办许可证。这样既能防止假劣药品影响国外市场,又可树立中国民族医药品牌,为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埋下伏笔。尽管药品和保健品许可证的申办时间大约两年,但办成后的贸易量相当可观。合作建厂,减少环节。
俄现有1000多家药厂,但其中相当多的企业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GMP的标准认证,面临停产或倒闭的命运。俄卫生部曾表示与中国医药企业合作的愿望。我有实力的制药企业应抓住机遇,对俄药品生产企业合资、合作或收购,充分利用俄现有的各种资源,较快投入生产,既能降低成本,又可绕过药品注册环节,从而加快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多种形式,灵活经营。针对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也可考虑先在俄选择合作厂家,将中国原料药运到俄境内进行分装,这一方案快捷便利,一旦运作成功,就意味着中国药品可在俄境内规模销售。
此外,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还可与俄医药主管部门协作,将药品折价以货款形式取得总统进口药品的特许令。而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可利用俄许多地方都设有与中医相近的民族传统医疗机构的优势,通过民间渠道进行交流,向俄推广中国的针灸推拿技术及传统医药器械和材料。相信只要疗效确切,价位适宜,在民间享有信誉,也可起到促进中国药品、保健品早日进入俄医药市场的积极作用。在俄医药市场开拓的品种选择上,有信息表明,四大类产品在俄畅销:西医原料。
目前,中国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有60多个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而俄尚不能保证本国制药厂对原料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必须从国外进口。由于中国生产的西药原料物美价廉,适销对路,俄采购商逐渐由西欧转向中国采购,进口数量和金额几乎每年翻一番。我国企业要不失时机地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努力扩大化学原料药的对俄出口。其它医用材料。除药品外,我国生产的其它医用材料得益于物美价廉,在俄市场上也很具竞争力。如按摩器具、医院用医疗器械等,出口金额每年都翻一番。
针对药品生产与进口,俄出台《俄罗斯联邦药品法》及其它相关卫生部部颁标准,对制造到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详实规定。准备开发俄药品市场的企业可以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