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市场预警:我国元胡生产已经供大于求

日期:2005-11-30


 
    近两年全国元胡种植区已向陕西汉中转移。最近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005年城固县种植约3万亩,年产商品3000多吨,主要分布在董家营、上元观、二里、天明、三合、五堵、龙头、柳林等乡镇;南郑县种植约3000多亩,主要分布在红光、圣水、湘水、法镇、协税等乡镇;洋县草庙、黄安种植5000多亩,加其他乡镇零星种植共计约3.8~4万亩。
    城固县董家营乡董家营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面积扩种就为致富打下了基础,带动了周围产区的发展,现全村1041亩耕地,种元胡6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0%,经济收入也占村民总收入的60%,该村有从事元胡种植的经营大户10多家,每年每户产销量达50~80吨之多,带动了全国市场,推动了元胡种植业的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元胡村。该县上元观口头营村全村900亩耕地,种元胡350亩。龙头镇新华村1550亩耕地,种元胡184亩。二里镇观音村850亩耕地,种元胡137亩。南郑县与城固县连畔,红光乡廖坝500亩耕地,种元胡180亩。这些村元胡总体种植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30%。元胡亩产干品80~120kg,平均约100kg,收入按2004年市价平均12元/kg计算,每亩收入1200元。按2005年市价15元/kg计算,每亩收入1500元。元胡生长周期短,只有5个半月,收获后还可种早稻和其他粮食作物,前茬施肥足,有益于后种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元胡种植已在产区扎根,并有发展的态势。
    再看看元胡全国市场药用需求量,1995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时预测为1700~2000吨,现在随着人口增加,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国内贸易扩大,入世后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加,市场需求量增加了1倍,估计为3500~4000吨。2004年,据《中药经济与信息》与浙江中药协会报道,浙江省种植元胡2.2万亩,产量1700吨。汉中2004年与浙江产区大体相当,约2.5万多亩,2500吨,两大产区共4000多吨。由于浙江老产区不足销,从汉中购回部分产品应市,另外还有西安、兰州、成都、亳州、安国、东北、广州等许多销区和药市炒热囤聚沽卖,社会销售仅是“空头”。2005年汉中全市种植约4万亩,6月产新上市商品约4000吨左右。浙江产区调减面积,产量稳定在2004年的水平。按现在全国市场业内人士调查预测,全国市场供求无缺口,市价有稳中下跌之趋势,大部分商品在中间商手中,估计社会存量可供两年的市场需求。中药历来有一年丰收多年销售,以丰补歉的习惯,元胡耐贮性强,不少炒家还在做上世纪天价时40元/kg、80元/kg的美梦。却不知元胡1990年第一次产大于销,滥市长达4年,售价仅2~3元/kg,最低收购价只有1.5元/kg。第二次产大于销,出现于1996年,滥市长达五六年之久,售价最低5~6元/kg。虽然中药材是特殊商品,但脱离不了商品的属性和市场。自古以来中药材少了是宝,多了是草,在市场经济下更是如此,产大于销就会降价,甚至无人问津。
    当前,2005年新种时节霜降将至,许多药农脚踩十字路口,徘徊不定。元胡(延胡索)主要含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国内外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止痛作用约为阿片的1%,明代《寿世保元》纪载“心痛欲死,速觅元胡”,除中药饮片配方使用外,只有元胡止痛片、调经丸、痛经丸、乌金丸等几种中成药用其作为原料。由于新产品研发尚在实验阶段,产业链还比较短,社会需求量有限,目前元胡生产已出现余量,供大于求,应当调减种植面积一半比较稳当,把重点放在技术和产量、质量的提高上。农民种什么都要掌握商品信息,狠下功夫争创名牌,有标准、有品牌、有市场,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