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6月份的粮食成交价总体基本平稳,涨跌互现;除少数蔬菜品种上涨外,大部分蔬菜品种成交价格继续下跌。
粮食成交价格:据对黑龙江、天津、甘肃、湖南等粮油批发市场监测,6月份,玉米、晚籼米、粳米、面粉的成交价出现小幅上涨,成交价分别为每公斤1.34元、2.19元、2.90元、2.31元,与上月相比分别上涨3.08%、4.29%、1.05%、1.76%;黄豆、红小豆、大豆的成交价小幅下跌,成交价分别为每公斤2.26元、7.04元、2.65元,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2.59%、0.28%、1.12%。绿豆、早籼米、白小麦的成交价与上周基本持平,成交价分别为每公斤7.00元、2.04元、1.41元。
蔬菜成交价格:据对全国20家蔬菜批发市场监测,6月份,仅有菠菜、香菜、莲藕和平菇价格出现上涨,成交价分别为每公斤1.55元、2.09元、3.78元和3.70元,与上月相比分别上涨35.96%、1.46%、43.73%和16.35%;其余蔬菜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萝卜、黄瓜、茄子、西红柿、冬瓜、苦瓜和木耳菜的成交价出现明显下跌,成交价分别为每公斤1.10元、0.89元、1.16元、1.38元、1.16元、2.29元和1.41元,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24.66%、25.83%、35.91%、29.23%、20.55%、26.60%和31.22%;大白菜、芹菜、土豆、韭菜、空心菜、莴笋、荷兰豆、扁豆和花菜的成交价出现小幅下跌,成交价分别为每公斤0.52元、0.93元、1.13元、1.07元、1.59元、0.76元、4.34元、2.63元和1.44元,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11.86%、7.92%、19.86%、4.46%、7.56%、13.64%、13.55%、3.31%和4.00%。
目前,粮食市场供求基本稳定,主要粮食批发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受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作用影响,小麦价格保持稳定,市场需求又比较旺盛,面粉批发价稳中有升。
大豆批发价格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大豆进口到货量较大,库存增加。今年二季度,大豆进口到货总量达到了909万吨,远远高于去年同期721万吨的到货量。各地港口和油厂的大豆库存增长明显,截止6月28日,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合计336.5万吨。二是国内大豆市场收购积极性整体不高,特别是饲养企业需求低迷,大多保持较低库存,而且各地油厂库存压力普遍较大,开工率逐步下降。三是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均有所下跌。受美国中西部地区降雨、库存增加的影响,6月份CBOT大豆期货价格达到近三个月以来的新低。6月26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7月合约跌至每蒲式耳569.5美分,与上月同期相比下降2.23%。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也处于低位。6月27日,609合约结算价为每吨2565元,与上月同期相比下降0.77%。后期,大豆批发价格受7、8月份大豆灌浆、结荚期的天气状况影响很大,由于目前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雨水充沛,国内大豆市场供应充足,进口大豆的到货量仍较大,预计大豆批发价格将继续稳中微降。
玉米批发价格小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农民余粮和经销商手中的玉米不多,去年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又连续降雨,玉米因霉变造成变相减产,对玉米批发价格形成支撑。二是近期玉米深加工快速增长,乙醇代用燃料发展迅速,淀粉糖需求和饲料消耗量都在增加,玉米需求量增长明显。三是能源价格接连走高,成本上升推动玉米批发价格小幅上涨。进入7月,新作玉米生长进入关健时期,天气变化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一旦天气出现问题造成减产,玉米批发价格将会继续上行。目前,贸易商普遍看好后市,现货市场囤货心理依然存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面积报告又显示玉米实际播种面积小于市场预期,这将加大玉米批发价格上涨压力。但玉米批发价格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一是7,8月是陈化玉米处理较为集中的月份,可能出现国储粮轮换和陈粮拍卖;二是当前新麦丰收,部分地区出现小麦玉米价格倒挂,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开始用小麦替代玉米;三是随着玉米加工企业库存的不断提高,玉米采购力度将有所减弱。所以,预计后期玉米批发价格总体将会稳中微升。
受蔬菜大量上市影响,批发市场蔬菜供应充足,天气良好,交通便利,经销户进货顺畅,蔬菜成交价格继续出现了明显下跌。预计,后期蔬菜成交价格仍将保持稳中有降态势,下降幅度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