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盘低价入市、尾盘跳水销售……如今已成为我市商品房销售的主旋律。在开发商大幅降价欲取得销售业绩的同时,二手房市场因为业主对房价的坚持和固守,出现了交易“梗阻”。
“成交起价4246元/㎡,最高成交价不超过4626元/㎡。”位于江北区龙头寺的鲁能·星城9街区,自9月13日开盘至今已累计销售1023套,10月15日又开始全城加推。
而就在半年前,龙头寺地区品牌地产的房价都还在5000元/㎡以上。受此带动影响,周围楼盘价格相继下调。记者看到一家楼盘的均价已从年初的5200元/㎡,降到了4500元/㎡。
在恒大、鲁能等品牌楼盘低价入市的影响下,老楼盘不得不主动降价应对,有的采用“清盘销售”来加大销售力度,有的价格甚至下调到八折左右。
价格的杠杆作用直接促进了商品房的成交,据交响房地产统计,国庆长假后第一周(10.6-10.12)成交量便出现大幅上升,累计成交面积23.44万㎡,成交套数2672套,较上周分别增加341.59%、282.26%。
然而,在一手房价格大幅下调的同时,记者从几大中介的营业网点了解到,二手房卖家的要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江北区一家网点,一业主叫卖2007年年底买入的一套住房,要价比目前该楼盘的新房价格还要高。置业顾问称,业主坚持这个价不松动。目前该店前来咨询的人非常少,更不要说买房了。
“价格已经成为二手房交易的瓶颈,中介的日子比开发商还恼火。”中原地产副总经理何伟坚分析,大多数开发商看到目前形势,加上资金压力,都会选择降价促销,而二手房的业主大多没有资金压力,不愿降价出手,多选择待价而沽,造成二手房交易相当清淡。
据了解,今年楼市低迷让大多数中介苦不堪言,除一些从事一手房代理,或有银行资金支持的中介外,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业内人士私下透露,规模越大的中介,亏损程度也越大,可以说没有一家中介赢利。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