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涨不买落” 开发商涨价刺激购房

涨价迎合购房心理
“还有最后一天,5万元的礼包就没有了。”吴先生春节后一直忙着看房,二月的最后一天,看中了北滨路上一楼盘,置业顾问的一席话让吴先生最终决定出手,“算下来每个平方米要少近300元。”
记者昨日来到该楼盘,置业顾问称,房价没有变化,但原来优惠政策没有了。
“春节后才5900元/平方米,现在咋涨到了6300元?”日前,汪女士看中了北部新区某楼盘,谁知发现趁着节后的好行情,这里的楼价实实在在地涨了起来,同一房源,价格上调了400元/平方米。
除涨价之外,开发商还使出“封盘”来强化购房者的预期。“所有未售房源,都要封盘半个多月,新开盘的价格重新确定。”由于害怕价格还会上涨,置业顾问的一席话让汪女士也最终下叉。
“买涨不买落,已经成为购房者的普遍心理。”该楼盘的置业顾问告诉记者,房价上涨之后,感觉购房者的人气更旺了。
开盘定价随筹增减
汪女士提到的楼盘目前还在封盘期,月底将重新开盘。开盘时会不会涨价?开发商也和购房者“打起了太极”。“我们也不知道最后的价格,只能说均价没有太大变化。”置业顾问在电话中答复记者。
“随着行情复苏,开发商在定价的主动性也有所增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前期宣传中,开发商大多刻意渲染自己低价,但如果积累的客户多,就在开盘时就会主动调高价格。“有些多个购房者注意的房源,价格上调的幅度就会更大。”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渝中区某滨江楼盘,前不久重新开盘,将房价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调低,短信通知客户价格定在6000元左右,由于客户比较踊跃,最终开盘定价也涨到了6200-6300元。
专家称涨价非主流
“目前借机涨价只是部分个案,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中原地产副总何伟坚分析称,这就像下跌过猛的反弹,目的则是强化部分买涨不买落的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因此,涨价不会成为主流。”
据记者了解,这些涨价楼盘的涨幅都不高,开发商也只是小心翼翼地试盘。石新路的某楼盘,在西区房交会上推了400多套房源,起价3380元,最高价才3580元,被一抢而空,而新推出的房源,起价未变,只是最高价涨了100元。
何伟坚称,从中原掌握的情况来看,部分前期价格偏高的楼盘,近期都有可能向下调价。从整体经济环境判断,楼市震荡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的常态,而从目前的供求关系来看,“价格保持稳定将是主流。”
华龙网—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