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公园:增强公众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新生事物

能源公园是在一个地区以公园形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集中建设若干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节能设施(相当于示范工程和项目),公众通过参观、接触和体验,使公众加深对多样化能源、环境友好型能源的了解和认识。能源公园是居民平时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是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可利用园区所在地及周边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提供清洁二次能源,从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概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环境友好型能源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正在建设各种形式的能源公园,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树立样板。日本在2006年5月发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新时代能源公园”的理念,并有七个能源公园正在建设,包括能参观从过去到未来的风能、地热、生物能源和石油核能等多种能源的公园,利用新能源和蓄电池汽车等多种实施的研究体验型公园等。
韩国在西天火电站粉煤灰处理厂附近,于2008年建成了一座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建有可再生能源宣传馆、瞭望台、地区宣传馆及研究室等体验设施。公园周边是由太阳能灯、追踪式太阳能发电机、地热发电机等各种可再生能源设备构成的自然生态公园,附近还建有1.2兆瓦装机的太阳能发电站。
印尼雅加达南郊的世界上第一个介绍国土知识的微缩公园——印尼缩影公园中,建有一座电能和新型能源博物馆,介绍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位于英国伦敦和伯明翰中间的密尔顿·凯恩斯市有一个能源公园,应用了多种建筑节能措施,使建筑能耗指标降低到一般建筑的一半。
能源公园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在我国也可以找到样板。例如,北京奥运会秉承“绿色奥运”概念,实施了358个“绿色奥运”项目,且北京奥运场馆工程中有26.9%的面积使用了绿色可再生能源。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低碳世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4.5兆瓦,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超级电容汽车等清洁能源车辆,生态节能建筑、江水源热能采集等新技术也在世博园广泛采用。
我国能源事业发展很快,但公众的节约环保意识和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可通过对现有公园进行改扩建,增加能源科普内容;建设以教育科普为主要目的的能源主题公园;建设能够提供清洁能源的能源示范公园等方式,因地制宜推广建设能源公园,利用公共资源对公众进行能源教育,普及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