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甘肃酒泉:小种子发展成了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日期:2007-01-06
甘肃酒泉

甘肃酒泉:小种子发展成了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八分地的甜椒制种,卖了一万四,七亩地的玉米制种,卖了一万五。”说起2006年的收入,酒泉市肃州区上坝镇东沟村二组农民薛克胜笑得合不拢嘴。在薛克胜所在肃州区,制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农民人均来自制种的纯收入超过了1500元,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农业大市酒泉市,不仅是肃州区的制种产业流光溢彩,在其他4个农业县,制种产业也是全面开花。酒泉市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所繁育的小麦、玉米、瓜类、蔬菜、棉花、甜菜、油料等农作物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净度好,色泽正,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近年来,酒泉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市特有的自然资源、区域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5个农业县(市)为主的小麦原良种生产基地;以敦煌、瓜州、金塔为主的棉花原良种生产基地;以肃州、瓜州、玉门为主的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以肃州、金塔、瓜州为主的瓜菜种子生产基地。培育开发了以肃州为主的花卉种子生产基地;以肃州、瓜州、玉门为主的草、糖、油料种子生产基地,使酒泉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玉米、棉花、瓜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外贸种子生产基地。

为把小种子做成大产业,酒泉市先后与美、德、意、以色列等16个国家的66家种子公司和国内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等23个省、区、市的100多家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采取委托育种、合作育种、成果转让和联合营销的方式,选育开发了一批适合本地农业发展和种子市场急需的农作物新品种;兴建了46家制种龙头企业。在制种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形成了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管理法制化、繁育推销一体化的外向型高效制种产业,开发出了享誉国内外市场的“酒丰”、“雪丰”、“博丰”牌等良种。到2006年,全市制种面积达到了38.62万亩,种子产业总产值达9.5亿元,农民人均来自制种的收入达1300元。

与此同时,酒泉市还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种子生产专业人员和种子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市从事种子生产、营销的人员多达20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占到了80%以上,种子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5万户。46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实现年利税5000万元,创汇2500多万美元。
 

来源:新华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