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企改革促进效应开始释放

云南国企改革促进效应开始释放
许多云南人还记忆犹新,上世纪九十年代云铜集团还是亏损大户,最高年份亏损额高达1.5亿元。
在痛苦中实施了结构调整、关闭破产、主辅分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云铜集团老树发新枝,如今早已挣脱亏损泥淖,焕发无限生机。去年云铜集团销售收入达30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00万元/人,居全国铜企业首位。
与云铜集团一样,云南省26家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骨干国有企业大多已"尝"到改革的甜头,改革对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开始释放。
据云南省国资委介绍,这26户企业资产总量3年内增加了718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去年,这26户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9%,达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税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9.4%,其中有17户企业实现增利;应交税金同比增长36.8%。
目前,云铜、昆钢等一批企业销售收入已超百亿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有色、冶金、煤炭、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电子、电力、建筑施工等企业的主营业务及其优势进一步显现,绝大多数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占销售收入的70%以上。
近年,云南省在前一轮国企改革扭转了多年来国企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生产效率不高局面的基础上,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初步改善了国有股权结构单一的状况,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目前全省已有85%以上的省属二级企业完成了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目前,集团层面的股份制改革也正在加快,云南机场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实现了昆明新机场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同时,在改革中云南省还以资源整合和产业重组为主要手段,促使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切实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企业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如原属省交通厅的三大高速公路公司被整合为拥有总资产850亿元的云南省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初步实现了公路建设投融资的企业化运作;依托原物资集团,将万达公司、商业储运公司等其他商贸流通企业整体划入,组建了全省性的物流集团,为打造物流产业龙头企业奠定了基础。
来源:云南省信息中心
编辑:l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