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保持

内蒙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保持"四下降"局面
“我市煤炭行业这几年来一直在全国保持较好的安全生产水平,特别是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民爆器材、烟花爆竹行业均未发生死亡事故,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和自治区的肯定。”6月19日,参加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到鄂尔多斯市采访,李世镕副市长介绍了该市安全生产情况。
这是内蒙古安全生产的一个缩影。在GDP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6.1%的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内蒙古采取有力措施,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了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四下降”的可喜局面,是全国重、特大事故“双下降”和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超过50%的省份之一。今年前5个月,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5个盟市的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较大。
源头管理依法关闭
内蒙古通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了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包头市对办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许可证提出了“三严”标准,即严格评估、严格评价、严格评审,并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契机,依法关闭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高危行业企业。鄂尔多斯市对全市煤矿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等逐一审核,重新核发,凡不符合国务院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的,一律关停整顿。
从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发证部门将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作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件。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落实有力地控制了准入关口,规范了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了区内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同时,内蒙古加大了关闭非法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工作力度,这是内蒙古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煤矿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内蒙古全力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国家要求三年内关闭小煤矿的任务。此外,内蒙古还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了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先后依法公告关闭了812处煤矿、538户非煤矿山、381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49户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70户烟花爆竹企业。今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李毅中在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内蒙古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的工作。
健全法规规范监管
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安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联合制订《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明确规定,2007年1月1日起,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必须交纳风险抵押金,否则,不予验收投产。
内蒙古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逐步实行一系列法规和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以及一系列配套的规范性文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将安全生产费用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要求煤矿企业按标准存储风险抵押金,用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等。在乌海和赤峰市推行了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所监管的各类煤矿为企业员工办理责任保险(雇主责任险),并作为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许可证年检的必备条件。
明确指标落实责任
从2006年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三项重要指标被自治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确保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严格落实责任目标成为内蒙古安全生产的一个有效手段。
每年年初,自治区安委办及时将国家下达给内蒙古的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逐级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盟市、旗县区、乡镇和企业,并依据《安全责任制目标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区内不少企业自身也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如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对下属公司实施月度安全考核,对完成效果较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较差单位进行处罚,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自治区副主席、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内蒙古组委会主任赵双连指出,安全生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内蒙古正全力以赴,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步入本质安全型的新阶段。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信息中心
编辑:l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