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以点轴带面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日期:2007-08-08
以点轴带面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点轴带面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布局上应实施点轴发展战略,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城市为中心,作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使区域生产要素从中心城市向四周扩散,从而带动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北钦防)四市,作为广西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前哨,其城市功能可定位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当前,南北钦防城市群已形成广西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根据南北钦防各市的比较优势,按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具有广西区域特色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构筑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

  依托区位优势,整合区域产业,培育广西区域产业群和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广西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协同整合城市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产业群以及合理分工与梯度互补的城市产业体系。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南宁要增强现代化服务业功能、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港口城市,在发展临海工业、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加强与首府南宁的产业配套。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继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推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实现。

  打造广西区域发展城市经济群。通过南北钦防四市的基础设施、生态工业园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统一大市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等途径,最终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有机联系城市群。在广西区域内,集聚一大批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形成分工协作的多层次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网络。

  充分发挥南北钦防城市的内聚功能,增强它们之间的互动功能,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南北钦防四市要充分利用现行条件和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施好全方位开放战略,积极地、卓有成效地向国内外引进资金和技术,高起点地发展城市的优势产业。同时,南北钦防四市要不断提高城市经济要素的组合质态与综合实力,优化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切实解决好投资、融资、建设重复与产业趋同化问题,更好地发挥城市资源、地缘、科技、人才、信息等优势,从而更好地带动广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扩大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广西区域外向型经济层次与扩大广西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全面提升广西区域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进一步促进广西区域的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广西区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着力发展广西区域开放型经济,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双向对外开放格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

  可持续发展: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合作战略框架下广西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机整合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内部和外部利益的互补,从而引导广西区域经济围绕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进行开发。

  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合作载体上,整合广西区域经济的产业。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广西区域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的协调、互动发展,使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益提高。建立一批能够产生集聚效应的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先导产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大型清洁能源装置、新型交通装备,致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合作战略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广西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着重抓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规划,重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完善广西区域投资环境,以环保政策、区域政策引导客商投资,鼓励广西企业到东盟各国投资,提高开拓市场与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与双边、多边合作,使广西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加大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实行环保和经济双赢战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原则,重点对工业生产力进行优化配置,推广使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对经济区内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与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

 

来源: 当代广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