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内蒙古包头市前8个月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日期:2007-09-04
内蒙古包头市前8个月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内蒙古包头市前8个月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刚刚结束,全市各条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战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我市财政系统再传捷报。今年1—8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2.5393亿元,比2005年全年102.1687亿元的收入总量还多370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52亿元,增长23.5%。地方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60.22亿元和50.95亿元。

  纵观今年前8个月的财政收入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收入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8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65.7%,收入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二是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1—8月份全市税收总量达到78.82亿元,同比增加17.7亿元,增长28.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6.9%,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了收入结构,提高了收入质量。三是可用财力不断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22亿元,同比增加7.45亿元,增长14.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95亿元,同比增加6.04亿元,增长13.45%,财力水平的快速提升,为保障预算支出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13%提高到14.73%,提高1.73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稳步上升势头。五是财政收入均衡入库。今年前8个月,每个月的财政收入都完成9亿元以上,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六是税收集中度逐步上升。1—8月份,主体税种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5个主体税种实现税收65.4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83%,比去年同期增长4.6个百分点。七是社保费征缴水平进一步提高。1—8月份,市本级增长14.1%。八是旗县区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前8个月旗县区级财政收入完成79.9亿元,同比增加17.49亿元,增长28%,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7.9%,提高2.8个百分点。九是对国家、自治区作出更大贡献。中央、自治区上划收入与本级收入的同步协调增长,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6.33亿元,同比增加10.36亿元,增长39.9%;上划自治区收入完成5.99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39.7%,为国家和自治区作出了新贡献。

  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前8个月全市财政支出共完成74.87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64.4%,较去年同期增加18.13亿元,增长31.95%。重点为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一是保障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以来,全市财政累计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补贴4.71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增长28.34%。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及标准政策,支出13.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惠及全市企业退休人员15.2万人。二是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从年初开始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6年的每人每月190元提高到230元;对农村牧区低保提标扩面,增加1.97万人,享受低保人数达到4.51万人,标准由每人每天1.2元增加到1.5元;对全市68万种粮农民实施种粮直补和综合直补,累计发放直补资金7238万元,人均补贴105.77元。三是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前八个月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财政性资金11.3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增长31.4%,较好地保障了210国道、哈屯高勒路改造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等工程的资金需求。四是保障了大庆献礼项目建设资金支出。全市财政系统为我市73个大庆献礼项目累计拨付资金15.4亿元,较好地推进了献礼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我市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活动提供了保障。五是保障了“十八件好事、实事”顺利开展。全市财政共为18件好事实事项目拨付资金近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好事实事项目的兴办和落实。六是保障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前8个月,市财政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分别增长39.26%、36.24%、26.51%,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健康快速发展。

  为确保圆满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强征管的同时,注重涵养税源、扩大税基。在组织收入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强有力措施。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经济税源分析,为依法征管、科学征管奠定了坚实基础。税务部门积极开展年度、季度、月度税源分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和收入预测,认真研究测算新增财源税源,真正摸清了税源底数,形成了较为客观准确的经济与税源预期增长目标,为提高征管水平和效率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速度、结构、效益并重,确保了财政收支平衡。在征管实践中注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加强税收征管与涵养税源的关系,通过狠抓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抓住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大力加强户籍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强化质量兴税意识,保持税收收入结构均衡合理,努力降低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加快速度、调整结构、做大总量的同时,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和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三是强化行业、税种管理,提高了税收征管水平。在切实做好主体税种的征收工作,确保主体税种随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的同时,重点对行业发展兴旺,而实际纳税额度较小、反差较大的行业加强税源的分析测算和跟踪管理,加大对餐饮娱乐、房地产开发、废旧物资回收、建筑安装等企业的税负调查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征管办法,及时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堵塞漏洞、实现增收。四是坚持应收尽收,不断提高足额征缴率。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税收秩序,开展各项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借服务经济或招商引资的名义越权减免税,坚决打击转引、买卖税款、寅吃卯粮、收过头税等弄虚作假行为,加大清理欠税力度,努力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确保财税收入按时、均衡、足额入库。五是加大纳税评估、稽查稽核力度,及时掌握税源动态。认真贯彻税收征管法规,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在财税系统全面组织开展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大纳税评估、稽核稽查力度,实现了对全市所有基层单位和个体税负定额管理状况的实时监控,从源头上强化了对税收的控制。六是税费并重,为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快速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税务部门在积极抓好税收征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社保费的征缴力度,特别是养老金征缴收入大幅增长,较好地保证了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来源:包头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